中读

“炒新者”戒

作者:邢海洋

2018-02-27·阅读时长3分钟

35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17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7月10日,时隔190天后,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交易。如此长的新股空当,足以激起投资者“新股不败”的记忆。万马电缆报收25.93元,大涨125.48%,桂林三金36.01元,涨幅81.87%。投机气氛热烈,盘中甚至被停牌。

两只新股之前,最激动人心的“炒新”是2008年9月川润股份和水晶光电的上市,当天两只新股开盘价分别为13元和20元,最高成交价分别达到37元和55.30元,收盘价为37元和50.8元,收盘涨幅达254.41%和232.24%。不过,这样的幸运显然和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的重大利好有关。新股高开高走,往往发生在行情的启动阶段,熊市中“炒新”,无一例外会被套牢,上市第二天,川润股份和水晶光电踏上跌停之旅,连续10个交易日跌停,均跌破了上市首日的开盘价。据统计,95%以上的投资者无法卖出上市首日买入的股份。

如果时机恰当,或者是捕捉到高成长公司,首日介入者就可能购买到苏宁电器那样的企业,获取暴利。但根据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的统计结果,2006年6月到2008年6月发行的223只中小板股票,上市首日买入的投资者亏损比例过半;而更长期看,1991到2009年期间,首日“炒新”亏损的比例甚至更高,达到60%。而“打新股”中出现的“新股不败”则是另一个概念,因为一级市场的稀缺性和定价上的“让利”,买新股如同抽彩,中彩者无不获利颇丰。据统计,2000年来,两市共有556家新股上市,其中只在2004年出现了3单首日跌破发行价的现象,平均涨幅达129%。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7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到新疆去

重新认识伟大的西部

86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