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浮动的通天塔——那些搭乘“泰坦尼克号”的人

作者:朱步冲

2018-02-27·阅读时长13分钟

198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883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朱步冲)


( 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的幸存者、白星公司总裁伊斯梅 )

起航

1901年,著名英国科幻小说家H.G.威尔斯仿佛未卜先知,将西方工业社会以及文明比做一艘庞大的巨轮,“一座移动在未知之海上,飘浮的巴比伦通天塔”,而将工业社会不断激化的种种矛盾,如大众贫困称之为横亘在其航路上的寂静冰山。在有幸搭乘泰坦尼克号、亲眼目睹它处女航的美国记者爱德华·斯坦纳看来,这座飘浮的“巴比伦”是急剧分化的阶层社会的缩影,与头等舱乘客的云鬓裳影、二等舱的一本正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等舱乘客的苍白、疲惫、蓬头垢面,从而使自身成为一道让前者嗤之以鼻的独特景观。“20美元,就是统舱和隔间舱的分界线,是能否保持清洁、呼吸到新鲜空气,是能否拥有更好景观、得到一套清洁卧具和进餐时能否得到礼节性对待的分界线,是热水和肥皂从必需品变成奢侈品的分界线,是人成为人或者一头运输中牲口的分界线。”斯坦纳写道。

乘坐本次航班的首富,是纽约房地产大亨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John Jacob Astor Ⅳ),但他的遗体在沉船事故发生数日后被捞起时,人们发现在他内兜的昂贵皮质钱包里,是整整齐齐40张100美元的暗绿色钞票;而在另一名不幸的遇难者,19岁的希腊籍农场工人瓦西里奥斯·卡特维拉斯的口袋里,只有一面小镜子、一把铝梳和10美分,以及一张从纽约前往密尔沃基的火车票。

文章作者

朱步冲

发表文章0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1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现互联网媒体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最后160分钟和此后100年

泰坦尼克的沉没与诞生

91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