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和晏
2018-02-28·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860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钟和晏)
( “不能没有你”; )
在南通的一家窑场车间里,一位穿围裙的年轻工人正在往一个个玻璃盒里倒注白色的石膏浆。这些简陋的玻璃盒四面用砖头顶上,旁边还严严实实地捆绑了绳子。他一脸严肃地闷头干活,也不向你解释他正在干什么。那时候已经是晚上,车间里的日光灯有些惨白,机器的轰响增加了单调疲惫的感觉。
“这是瓷器最初的制模工序,把已经做好的瓷器原型用石膏分片,再用这个模子去灌浆。”王侠军解释说。就像照片的底片一样,原型的阳模被翻成阴模,再把原浆灌进去,因为泥土的特性,需要非常精准的石膏分片,否则灌浆之后模片会非常粗糙。如果是一件造型复杂的瓷器,比如一头牛,就要用牛身、尾巴、耳朵、牛腿等不同附件的模子去制作。
在另一个车间里,另一个带着袖套的高个子工人在小心地打开一个石膏模具,里面是已经成形的花瓶素胎。在被放进窑炉之前,瓷胎的颜色是素净的灰泥色。
发表文章9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