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救灾效应”放大直升机市场

作者:李三

2018-02-28·阅读时长5分钟

42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94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李三)


( 欧洲直升机公司首席执行官鲁茨·贝特灵 )

11月4日,当有着“功勋直升机”之称的EC225专业救助直升机在航展飞行表演区腾空而起的时候,欧洲直升机公司(下简称“欧直”)的首席执行官(CEO)鲁茨·贝特灵(Lutz Bertling)也在观众席中。他熟悉欧直的明星们,对它们的飞行姿态非常熟悉,看着直升机左右侧飞,依次表演着悬停转弯并上升至60米、大角度俯冲增速、小半径超低空水平8字盘旋、超低空高速通场等动作,贝特灵的心里想着另外的事情,那天他们欧直签了10架EC155 B1海豚直升机和5架AS350 B3小松鼠直升机订单,这是在本届航展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收获。贝特灵说:“中国在2015年前共需要大约300架直升机。一旦放开低空限制,这一需求可能超过1000架。”

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下属的欧洲直升机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直升机制造公司,与中国的长期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欧直向中国售出第一架直升机,目前欧直已向中国售出超过130架直升机。今年抗震救灾让更多人了解了直升机的特殊用途,预计由此也会进一步促进中国对直升机的需求量。

在航展上本刊记者采访了欧洲直升机公司的CEO 鲁茨·贝特灵。

文章作者

李三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83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生命之轻

“10·28”弑师案调查 法律与爱的教育缺失

71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