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8·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244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向明)
相对而言,青少年乐观激情,属理想主义者;中老年悲观沉思,属怀疑主义者。只是,人的心态随着生理年龄变化而变化的事实,似乎不够说明问题。凭本人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皮毛”知识,我觉得,若能了解些相对论的理论,不管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看太阳、月亮或星星时,多半会变得严肃认真、爱思考起来。
当然,以文字解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绝对困难,在此我只想做些“照抄照搬”式的介绍。相对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相对论原理于1905年首次提出,最著名的当属一个质能关系式“E=mc2”和“两个佯谬”。“E=mc2”,即能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原子弹爆炸的核裂变原理即与此相关。“两个佯谬”一是“尺缩现象”:快速运动着的一把尺子跟它静止状态相比,在运动方向上长度缩短了;二是“时间变慢现象”:快速运动的参考系中的钟与静止参考系中的钟相比,它走得慢了。
从相对论问世至今,影响人们接受“两个佯谬”的困难在于,除了实验上的障碍,还有观念上的原因。“两个佯谬”中的快速运动,是指接近光速(每秒30万公里)的运动,如今只有欧美个别国家或几国合作的大型加速器的物理模拟实验方能办到。至于大家的日常经验,别说是接近光速,即使乘坐超音速的协和飞机,也不是随便享用的,何况它已停飞了。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