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阿伦特为什么重要

作者:薛巍

2018-02-28·阅读时长6分钟

114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60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薛巍)


( 1972年在纽约的阿伦特 )

阿伦特会怎么看今天的世界?

阿伦特1975年去世,享年69岁,到去世时她已经成为美国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1951年出版的《极权主义的起源》使她成为当代政治事务分析方面的著名人物,1958年出版的《人的条件》是具有原创性的哲学著作,1963年她又出版了《论革命》和《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在世时她还出过几部论文集,包括《在过去和未来之间》(1961)、《黑暗时代的人们》(1968)和《共和的危机》(1972)。去世时,她正在写3卷本《精神生活》,前两卷在她去世后于1978年出版。此后她的其他著作被加快推出,包括《康德政治哲学讲义》、书信集和数部论文集。

《剑桥哲学研究指针·阿伦特卷》的编者丹纳·维拉说,这些出版物以及2006年一系列纪念她百年诞辰的学术会议可以看做是对她的思想家地位的确认,表明她并没有被人遗忘,甚至可以说,她正在得到更多地方的更多人的重视。有很多19、20世纪的社会、哲学和政治思想家的知名度还不及阿伦特,像奥克肖特、阿隆、伽达默尔、齐美尔、阿尔都塞、科耶夫和利科。“实际上,世界上发生的事件和学者们的兴趣已经联合起来,把像以赛亚·伯林、阿伦特、列奥·施特劳斯这样的二等舱乘客送上了以前被罗尔斯、哈贝马斯和诺奇克垄断的飞机。跟世界本身一样,政治理论也在多元化,人们渐渐不再认为更宽泛的历史和文本研究不能算做理论或哲学。”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989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生命之轻

“10·28”弑师案调查 法律与爱的教育缺失

71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