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尤里斯·伊文思与中国70年

作者:李东然

2018-02-28·阅读时长6分钟

78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44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李东然)


( 1956年,尤里斯·伊文思(右)在法国尼斯拍摄片场 )

1898年11月18日,尤里斯·伊文思出生在荷兰,他父亲经营着一家专门出售照相器材的商店。13岁时,伊文思就在家人协助下拍摄了第一部习作——《茅屋》,青年时期,他拍摄了纪录片《桥》和《雨》。而后,他的足迹遍布全世界,终其一生用纪录片实践着一个欧洲左倾知识分子与世界的交流。

一台成就人民电影起点的摄影机

伊文思第一次到中国距今刚好有70个年头,1938年正是中国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此时刚刚完成了《西班牙战争》的伊文思,来到中国,用《四万万人民》第一次把一个奋起抗争的中国形象搬上了西方银幕。

文章作者

李东然

发表文章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8人

原《三联生活周刊》电影记者,现万达影业文学策划总监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汽车:内需引擎的可能性

燃油税、消费政策如何导向

62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