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赛
2018-03-01·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81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陈赛)
( 8月25日,美国加州一所幼儿园开学,玩游戏的孩子们 )
《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帕米拉·保罗(Pamela Paul)在生孩子之后,痛感于儿童用品市场奢侈之风的无谓和浪费,专门写了一本书,叫《父母公司》(Parenting.inc),以揭露儿童用品厂商是如何利用年轻父母的负罪感、焦虑感,对其进行剥削。比如一张婴儿床卖到800多美元,竟被抢购一空。
“当你回想六七十年代,开明的父母都认为,玩具应该是自然的,开放的。他们让孩子们玩乐高、千色乐蜡笔,认为这些玩具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帕米拉·保罗说。
上世纪7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发现,最能刺激一个孩子智力和想象力的方法,是在他们的房间里设计一个巨大的低天花板,涂满他最喜欢的颜色。
发表文章23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076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