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进
2018-03-01·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76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李开复在2005年7月19日从微软跳槽Google,曾经被视作Google在互联网经济上超越微软的坐标点,微软与Google第一次擦枪走火的导火索。而2009年9月4日,李开复从Google大中华区总裁位子上的悄然谢幕,则被视作另一个坐标点。在过去4年时间内,Google中国搜索市场份额一路下滑,尽管Google拥有一致公认的最佳搜索算法,以及对使用者影响最小的关键词广告模式,可与百度高达32.5%的差距,无疑为李开复时代的业绩给出了客观评价。实际上,如何评价李开复时代的Google中国公司,已经变成了没有意义的讨论,对于处于百度独大时代的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而言,超越Google,瓜分Google的市场份额,才是那些积蓄已久的小搜索引擎跃跃欲试的动力。
马云的阿里巴巴和淘宝,马化腾的腾讯,以及李彦宏的百度,被视作门户时代之后的三座大山,牢牢控制着电子商务、网络娱乐和搜索这三块海量市场,传统上的三大门户一直没有翻身的机会,如果不是押宝在网络游戏上,搜狐和网易的日子不会像现在这样好过。而包括盛大老板陈天桥和巨人掌门人史玉柱在内,都已经意识到了网络游戏的局限性,寻找下一个互联网增长点,并且拥有足够宽阔的市场容量,早已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界集体性思考的问题。
Google以外的酷引擎,《连线》杂志也意识到了搜索引擎单一化的问题,挖掘出ChaCha、Collecta、IceRocket、Oneriot、Kosmix、Scoopler等众多新兴搜索引擎,这些搜索引擎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单一,并没有追求Google化的大而全,更多精于某项功能,譬如以灵巧著称的Collecta,可以把Twitter和各类BBS留言都检索到,或者专门搜索音乐信息的Fizy,以及旅游搜索的Voyij。只针对某类信息检索进行针对筛选,正在成为打破Google独大状态的新趋势。百度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也扮演着类似Google的角色,尤其是在其打出框计算概念之后,所有人都在警惕着百度对于搜索市场的控制力,尤其是在李开复去职之后。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