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3-01·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69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邢海洋)
创业板开板已经进入到冲刺阶段。据证监会披露的信息,自7月份以来,已经受理了149家企业的发行申请。深交所方面也开始组织全网络测试。早在筹备之初,证监会就提出创业板预计10月底或11月初挂牌。不出预料,IPO首单指日可待。
企业界趋之若鹜,投资者却似乎并未表现出对应的热情。自7月15日开始接受开户申请,监管层曾经预计的火暴的开户局面就一直没出现,户口数量的增长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截至8月底,创业板开户数量还只有230万。开户率,即创业板户口数量占沪深股民的比率仅有3.68%,而普遍预计创业板的潜在参与者应该在1000万到2000万之间,即开户率要达到10%~20%。当然,随着创业板的迫近,开户速度会呈加速的态势,一周增加几个百分点的情况不是没有可能。尤其是创业板股票一旦开始发行了,“新股不败”的预期下,投资者很可能一窝蜂地挤进市场,管理者担心的集中开户的拥堵现象到那时就可能发生了。说到底,投资者之态度不积极实际上是对创业板开通时间不确定的一种消极应对,此前股指期货3年箭在弦上而未发,早早备战的投资者都吃了亏。
开户不足或者还表现了投资者对手续繁杂的抵触情绪。美国有三大交易所,投资者要开户投资只要找一家证券交易商或者银行,开一个账户就可以同时买卖三大交易所的股票、基金和期权了。但在中国投资,这里只有两家交易所,却要分别开户,加上每个交易所上市品种还有A股B股之分,还要分别登记开户,如果你要通过基金公司来投资股市,那还要在基金公司登记开户。一个对所有品种都感兴趣的投资者手里得有7个手续,现在,则是8个。创业板这个户口之不同,还不是数量上的,过去7个手续,即使风险最大,有可能一天内亏蚀掉全部本金的权证,只需到营业部声明风险自担即可。创业板这次却是有门槛的,申请开户的需要有两年的投资经验,未具备两年交易经验的投资者在签署风险揭示书的同时,还应就其自愿承担市场风险抄录“特别声明”。这还不算,所有申请者还要经过一个风险承受能力测试,通不过则不能开户。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