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越
2018-03-01·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01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袁越)
( 2007年5月25日,美国华盛顿的癌症患者黛博拉·查尔斯 )
美国制药业巨头辉瑞公司前几天爆出一则丑闻。美国司法部指控其在营销过程中故意夸大药品的适用范围,犯了欺诈罪,并处以23亿美元的巨额罚款。这件事再一次提醒我们,制药公司的首要任务是赚钱,救死扶伤只是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
如果我们试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制药业,很多疑问就会迎刃而解。比如,为什么癌症直到现在仍然是不治之症?这个问题的答案与癌症的经济特征有着很大的关系。
别看癌症似乎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但具体到每一种癌症,患病人数都不多。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癌症专家伯特·沃格斯坦博士(Dr. Bert Vogelstein)认为,通常情况下一块癌组织内包含着50~100种基因突变,而两个看上去得了同一种癌症的病人很可能只有5%的基因突变是相同的。于是,大部分抗癌药物只对很少一部分病人有效,而且越是具有针对性的特效药,适用范围就越窄,这一特征注定了抗癌药的市场天生就很小。再加上癌症的死亡率高,很多病人得病后很快就去世了,自然也就不用再买药了。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228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