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社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3-01·阅读时长2分钟

55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57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丁一)

我的确是组过一支摇滚乐队的,虽然我给乐队起的名字让我如今难以启齿,而且,从诞生之初就遭到团员的一致嘲笑。不过,如果当时顺从吉他手那死硬重金属风格把乐队名从Water Marker改成Water Fucker,在五六年前是绝对上不了台的,而我们毕竟上过台。

上台之前我们排练了4首歌,流行到媚俗的《Carlifornia Hotel》、媚俗但未流行的《Everything I Do》和两首吉他手原创的重金属,排练地点是大学附近的一间地下室。记得当时费尽周折在北京琉璃厂的琴行磨来一套廉价鼓,从当时还没死的国际乐器展上淘到一款音箱,加上从天成市场抱回的一堆棉被用来“隔音”,排练就开始了。

演出是吉他手学校邀请的。团委老师一再强调演出质量必须过关,而且演得好定会嘉奖。那所学校离市区极远,我们负重坐公车,转地铁,再坐公车,最后因找不到地方还是打了车。到了之后傻眼了,没有我们在前一天失眠的夜里想象了几百次的万人礼堂,也没有排队的听众前呼后拥,甚至连来时的打车费都没给报销。我们进了一栋教学楼的教室,在××级××班联谊会的横幅下,摆开了家伙。因乐器在路上颠簸太久,调音花了10分钟,于是“团委老师”将我们的曲目砍到了两首。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未来价码:百万元宝贝

6个家长共同投资“独二代”

74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