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邓小平与“一国两制”

作者:蒲实

2018-03-01·阅读时长11分钟

174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604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蒲实)


( 邓小平1984年12月1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

统一的议程

“一国两制”是从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刘金田说。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上台后,认为美国要对抗苏联的挑战,美中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利益。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不到一个月,卡特就派国务卿万斯来北京,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问题。自然,台湾问题仍是中美关系中最主要的障碍。邓小平对万斯说,在台湾问题上有三个条件,即废约、撤军、断交。1978年下半年在中美建交的谈判过程中,邓小平多次说到,我们将尊重台湾问题的现实来解决台湾问题。“在中美谈判恢复建交的过程中,邓小平从整个全球格局中看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敌对力量之间和平相处的希望,也看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机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曾借调至中央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部工作,他告诉本刊记者,从1978年到1979年,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提出“考虑台湾特殊情况”,“尊重台湾的现实”,“保持某些制度不变”。

“这时候,香港回归还没有作为紧迫问题被提上政府中心工作的议事日程来。”强世功说。1978年,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也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在会见香港出版界参观团的时候,曾表明了当时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态度。他说:“香港的现状,看来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香港问题,将来可以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但是绝不是短期内的事。”那时,香港是内地获得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的国际通道。

文章作者

蒲实

发表文章153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983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中国

百年从屈辱到崛起的25个文本

87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