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名校迁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3-02·阅读时长1分钟

424人看过

(文 / 江苏大丰 一读者)

我区实验小学地处市区中心,办校已有近70年历史,可称得上是全区的名校。我家就住在校区内。从我的父亲,到我和我的儿子、侄孙,一家四代人都在这所小学念过书。我对这所小学有特殊的感情,这所历史悠久的小学早已与周边社区构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2014年9月,侄孙小明告诉我,他所在的实验小学要迁址了,迁到7里外的城西技工学校内,技工学校几年前已迁到海边港区,而市区另一所小学迁到实验小学校区,名为区第一小学。

学校迁址,对于居住在原学区内的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个不好的消息。本来校区内的学生离校仅有半里到3里多路,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走读,不需家长接送。可学校迁址后,路途就远了,孩子们上学要跑7里多路,有的甚至要跑10里多路,骑车上学不安全,风里来雨里去,家长也不放心。迁址前,该校也曾征求过家长意见,要求孩子留在原校区读书的也可以办理转校手续。只有少数家长不同意孩子随校迁,仍留在原校区读书。侄孙小明仍留在原校区,由于老师、同学变了,他对新班级不适应,上课开小差,还在想念原班级的老师和同学,学习成绩有所波动。

名校迁走了,原学区的二到六年级学生大都到新校区上学,只有一年级新生在新校区招生,将逐年取代原校区学生。名校为何迁址?据说这是区政府研究决定的,是为了拉动城西房地产经济。名校迁址也能拉动房地产经济?如果能,为何不多办几所名校?10多年前,该县级区城市规划是向西发展,房地产开发商抓住机遇,纷纷在西区开发商品房。后来,因形势发展需要,政府新领导班子又研究决定,市区改为向东、向港区发展,结果西区好多商品房无人购买。所以,区政府决定将这所名校迁到西区,因为实验小学教学质量好,知名度高,加上迁址后,实验小学紧靠区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为了方便孩子在名校就读,这样购买学区商品房的人就会增多,以此拉动西区商品房销售。其实,这样做并没有多大效果,名校迁址了,新学区的商品房价格仍在涨,但售房形势却仍然没有好转。

我认为,即便政府想通过拉动商品房销售带动城西的发展,也不能以牺牲原学区孩子的利益为代价去满足另一部分人的需求,何况,这里还有一个历史名校与学区文化如何续存的隐性问题。如果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保有文化价值而不是名校效应看得更重一些,这件事完全可以换个思路——名校不迁址,在城西办所分校,配备优质师资,提供一流教学,同样可以吸引市民购买学区商品房。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医生的角色

重新认识疾病、医疗与生死

245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