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驳静
2018-03-07·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7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一位大学教授,常有慕名而来的访客,两下寒暄,不免要问到“哪里人”这一题。“这个啊,一般问对方是哪里人,多半是两种意思。”说到这里会认真看你一眼,“要么问你出生在哪,要么问你在哪长大,对吧?”访客当然点头称是。“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老家是哪。可对我这样年过半百的人来说,你看,我的老家是苏州,可是我在那长到16岁就来北京读书了,之后呢,我在法国生活了20年,在北京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十几年,那你说,我该说我自己是哪里人?”
初听这个答案的人,大约都能会心一笑,他那类诚恳的语气,加之儒雅地娓娓道来,总让听者很信服,觉得这5分钟的对话,比生活中的大部分对话有营养多了。这个时候,如果教授夫人也在一旁——通常是恬静地坐着看大家聊天,访客多半心下寻思,教授真是人生的圆满者,连娶个夫人都如此安静有涵养。当然,访客永远无法知道,安静的教授夫人此刻心里想的是,无聊的死鬼,又拿这套话糊弄人,连逗号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这位夫人于是开始走神,她看访客带来的水果篮里有苹果,因而想到,每次吃苹果,都是头两口新鲜,啃到一小半,会有一种从天而降的无聊感,像有些小说形容的欲望那样“像潮水般退去”。
发表文章21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28人
j'écris, la nuit tombe, et les gens vont dîner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