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姝滢
2018-03-21·阅读时长2分钟
@破水:
1、如何能保证除了天气以外的其他东西完全一样?脱离了品种和工艺只谈天气真的可靠吗?如果出现你说的阴雨天气出现的问题是否只是做茶的没做好呢?如果从技术上解决了就变成晴天的茶了?
2、我只看出你找了一个失败的例子来得出了一个片面的结论,如果第二个人把比如人手问题等具体技术问题解决了或者他有职业道德不把没做好的东西推向市场呢?
3、全手工没有意义的原因是没有多少人喝得起?这个结论会不会稍显草率了?
刘姝滢:
有多少人愿意喝1000以上的茶呢?比起来更多人关注风味而不是做工, 茶是饮料而不是精神承载物。 而且好的手工茶虽然秒一切机器,但好的机器制作茶降低了成本同时,也让更多人喝到茶的实质。而且有多少好喝的手工呢?不好喝的手工茶,让别人买情怀单么?那还不如机器。
大吉岭就是例子。
@胡轩:
如果我们能够知道怎样的风味表现,回应怎样的因素,这个是一整套因素影响,从生长季,到采收季,再到工艺。我们能够更加综合的判断。但,市场上看到偏重山场、品种、工艺的,肯定要多过对生长季和采收季的描述。
@破水:
问题三追问:1、似乎机器茶价格比全手工价格高的也非常多吧?2、比如你们推WWW,是因为很多人喝得起么?
刘姝滢:
你对全手工茶有执念,也没什么不好,但也没那么好。太感情用事了,虽然我知道手工很累,也熬人,但并不认同它是普品。所以对市场、大众来说没有意义。
@破水:
茶对每个人的意义不一样,所以不要简单粗暴的下定义。
刘姝滢:
茶就是饮料、农产品,不是艺术品。茶农精益求精,恪守本分,但也不是艺术家。刘峥手工茶每年也做的很多,很辛苦。但他从来未失衡,没有把自己的情感强加别人,说些味道之外的东西。这也是我的认识……他的手工茶也是极品,但从未与人争。
@胡轩:
我以前也憧憬那些所谓家族传承300年的酒庄的酒是艺术品,当然,很多人是乐意你喊他们是艺术家的。
刘姝滢:
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做其他许多工作。只要我们牢牢记住,艺术这个名称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作艺术倒也无妨。事实上,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要是你说一个艺术家刚刚完成的作品可能自有其妙,然而却不是艺术,那就会把他挖苦得无地自容。如果一个人正在欣赏绘画,你说他喜爱的画并非艺术,而是别的什么东西,那也会让他不知所措。
@smile:
昨日买了三联的白茶,欢迎学友推荐可靠的茶吧。
刘姝滢:
还是那些指标吧,另外平台很重要。
这个行业要是健康、积极、有秩序,就不会有这个课,不会有三联的好茶之道、《新茶经》、茶山活动、跨界对话。
所以多解决问题,多学习技能有效沟通。别的除了浪费时间,似乎解决不了问题,就像你坐在电视机旁看电视剧,虽然知道剧情烂死了,但有改变的可能么?
除非你是个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好摄像、好的后期跟宣传,这跟做茶一样不是一个人能做出来的。最后还得有那些有品质的观众,不然观众不接受所有这些都没人买单,死了。
发表文章158篇 获得60个推荐 粉丝1765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