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伟
2018-04-11·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17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1985年,《人民文学》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在第十期头条发表了贾平凹的中篇小说《黑氏》。写一个乡下女子与三个男人的纠葛——黑氏娘家穷,嫁了个信贷员的儿子。信贷员在黑夜里收钱,富裕起来,在城里盖了房。富裕起来的信贷员儿子嫌黑氏黑、丑,仗着父亲好挣钱,喜欢上乡长的女儿,就与黑氏离了婚。黑氏有志气,不要一椽一瓦,回到村里,借居在牛棚里,刚硬地说,要“看着这家人能唱什么好戏”。这黑氏的另两个男人,一个是村上的邻居木犊,犊是小牛,壮实。平凹写他靠一根扁担吃饭,那扁担“在火上烤了,用磁片刮磨,一遍遍上了豆油,能照出蓬头垢脸”。另一个是黑氏前夫当教师时,学校里老实又“乖觉”的校工来顺,乖觉即机灵,话本小说里的用词。平凹写秋雨天气,这受寡的小媳妇,“只在昏昏蒙蒙的暮色下,把头埋在两个手掌上,消磨了又消磨”,完全是言情小说的写法。这小说,好在写一个女人的心理,故事其实是不新鲜的。平凹在小说里感慨:女人之所以称女人,是因为多了一份男人所没有的柔水一般的同情心。黑氏在情感上绕了一圈,就因这同情心——来顺来提亲,她就想到木犊的好处,嫁给了木犊。嫁了木犊,她又可怜来顺,想到来顺的好处,木犊比来顺,缺了许多女人所要的体贴。平凹在这个篇幅有限的中篇里写了一个内心丰满的女子,叙述流畅极了——木犊挖煤挣钱去了,黑氏因同情心而任由了来顺,平凹写她在“昏蓦中”感受到来顺的耐心爱抚是木犊难有的。平凹不用“昏朦”而用“昏蓦”,蓦然回首的蓦。而木犊挖矿一身煤黑地回来,黑氏又真心觉得对不起他。夫妻二人用木犊挣来的钱开了小饭铺,信贷员案发,黑氏拿钱去接济了前夫,与木犊的日子却是越过越淡,因为女人终是需要人爱惜的。最后,中秋月圆之夜,木犊还在等着她团聚,她却抛弃了安宁,与来顺私奔了。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15个推荐 粉丝1548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