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投稿】我与社交网络
孤单如我,也要落网

作者:日青

2018-05-09·阅读时长3分钟

252人看过
和传统社会见面寒暄、交谈、书信往来的交往方式不同,网络社会,催生各种新型社交关系。

        大卫·芬奇《社交网络》有这么一句话:过去人们生活在农村和城市,现在生活在网络。你不和网络连接,无异于野人一个。和传统社会见面寒暄、交谈、书信往来的交往方式不同,网络社会,催生各种新型社交关系。

        我,性情落落寡合,与别里科夫相似,觉得和人并排走路,往往都是一种苦。这样的我,网上网下,社会交往都非常简单。错身而过,无非点头之交。对于陌生人,几乎隔着天然屏障。网上各种来路不明的问候,一概不理。平常所用网上社交工具,无非QQ、微信。QQ主要是工作交流,微信,主要当记事本用。曾经有人想添加我为QQ好友,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儿子的生肖是什么。这天底下,能有几人能准确回答这问题啊。有人乱答,猪啊,狗啊的,听着像骂人,我就把这问题改了。微信朋友圈也没几个好友,我一般不主动加别人,似乎一主动,就显得被动。对他人表露好奇,我不太干这样的事。    

        但是,哪里有孤单,往往哪里就有交往的渴望。《社交网络》中打麻将都凑不齐一桌人的马克,却创立了Facebook网站,最初的原因竟是失恋。天生想遗世独立的人少之又有,我也同样需要朋友,需要获得关注。偶尔,我也发几张自认为的美照;偶尔,也会秀秀恩爱;偶尔,也会晒晒诗意生活……朋友圈发完后,自然是美滋滋地等着人点赞,其实也就这么点俗心思!

        其实,通过关注他人,你是可以感受美好的。我的朋友圈中有一位Z女士,她是时尚达人,因为单位的一次活动,她是组织者,所以加了微信。她的朋友圈动态时时更新,各种美食、美装、美景,美不胜收。她的一大爱好是到处买衣服,一上身,随便一站,就是明星。花钱自然如流水,自我调侃:工资像大姨妈,一个月来一次,一个礼拜没了!她自称佛系女,可实实在在热爱生活。一双巧手,简直能点石成金。一盘普通的菜,摇身一变,要造型有造型,要味道有味道。她都怕在家里多做饭,每次烧菜,她女儿能一连吃三大碗饭,当娘的怕毁了女儿的身材!她养了一狗一猫,都当儿女般,取了洋名,天天“宝贝心肝”地叫着,几块布料一剪裁,就成了漂亮的宠物装,猫、狗、人围桌吃饭,异常和谐!她也特爱拍照,一样的风景,她用软件一拾掇,就有不一样的味道,一般人比不过她!Z女士,原本真的不了解,自从看了她的朋友圈,才知“女神”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除了可以增进对他人的了解,朋友圈也可以让他人了解你。尤其像我这种与人隔着千山万水的社会人,若是没有朋友圈,那真是云深不知处了。我自视非海外仙客,但个性使然,与他人日常交往不多,即便被拉入几个群,一般也不吱声。去年年底,办公室几人在L女士的组织下,搞了个茶话会。活动结束时,她递给我一张卡片,里面自然有一大段溢美之辞。我心头一热,就转发她一篇文章,里面内容涉及她和其他两位同事。我只是回应她的热情,给她看看而已。不想,她转发到她的朋友圈,她的朋友又进行了转发,一时引发同事们热议。虽然,文中我没有写自己,但也算是让他人更多了解我了吧。

        L女士,是我身边少有的可以聊聊不那么生活的话题的人。她博览群书,视野宽,爱文学,爱艺术。有时候散步聊天还不够,我们也会在线上交流,彼此分享些好东西。我听她谈河合隼雄、村上春树、郭初阳、小河……我们也谈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读过的书。一般而言,她口才好,说得多;但我激动起来,哇啦哇啦的样,估计也把她吓一跳吧!线上线下的生活就是这么完美交融!

        虽然,我也注册了微博、豆瓣、知乎等等社交软件,但最常用的是QQ和微信,我从来没有和什么陌生人建立什么特别的网络联系,但我并不排斥网上那些有雅趣的人。自从去年下了“三联中读”的APP后,我通过文字,看到了更多的鲜活的生命和生活,这真是一件好事!

        有人说,社交网络让我们更孤独。他人分享的是诗意栖居,而你却经历着现实的一地鸡毛;他人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你却又穷又Low又苦逼;他人气定神闲,而你几欲抓狂……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少一些比较心理,多一些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无论线上线下,你都会更自在,更自我。东风夜放花千树,网络社交也很美!

文章作者

日青

发表文章17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49人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中读认证读客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