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河》杂志
2018-06-05·阅读时长7分钟
赛里木湖 张旭/摄影
夏季的新疆十分炎热。
2015 年7月,乌鲁木齐开启了“烧烤”模式,后来这个月被贴上了“最旱”“最热”的标签。正是在这最“火热”的时候,我第一次踏上了新疆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
飞机着陆后,在迈出机舱的一刹那,迎面扑来的灼热气浪几乎将我掀倒。随后的一周中,无论是在昌吉、石河子,还是在阿图什、喀什和伊宁,旱热都如影相随。原计划要去阿勒泰,我最期待的就是那里的喀纳斯湖了,但很遗憾,阿勒泰行程取消。
但正应了那句谚语: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同时给你打开一扇窗。遗憾地错过了喀纳斯湖美景,我却有幸欣赏了赛里木湖的绰约风姿。
赛果高速是新疆第一条高速公路,它要经过许多险峻的山谷,其中最大的落差出现在果子沟,是伊犁通往北疆的门户。穿越果子沟大桥,赛里木湖就在前方。 张旭/摄影
那天早上,我们驱车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出发,去参观霍尔果斯口岸。参观结束后,好客的朋友载着我们踏上了新的路途,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车子行驶在高速路上,经过著名的果子沟大桥。大桥全长700米,桥面距谷底净高达200米,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我还在惊叹于人类的智慧和伟力,车辆已经穿出了赛里木湖隧道,宛如穿越了时空隧道一般恍然变换了时空。眼前呈现出一片湛蓝,这就是赛里木湖了。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湖面海拔2071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达12米。因为它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也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赛里木湖中心矗立着一座小岛,四周平滑如镜,湖水深蓝,浩瀚如海,像天神不小心倾倒的蓝墨水。李翔/摄影
车未停稳,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车门,奔向湖边。呼吸着清爽的空气,一路的疲惫消失殆尽。一泓泛着柔和波光的碧水镶嵌在天地之间,远处的雪山清晰可见,脚下绿草如茵,黄花遍地,毡房点点,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古丝路画卷。
面对这碧水蓝天,我的脑中不断回响起约翰·施特劳斯那首《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奥地利著名音乐学家普拉威先生为约翰·施特劳斯写了题为《圆舞曲之王》的传记,在书中转引了1935年的统计数字:“一年之中维也纳附近的多瑙河有6天呈棕色,55天为土黄色,38天为浑红色,49天为浅绿色,47天为草绿色,24天为铜绿色,109天为宝石绿色,37天为深绿色……”“但是多瑙河从未呈现过蓝色。”普拉维说。神奇的是,自从1867年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他居住的房间里创作出这支圆舞曲之后,在世人心目中,蓝色就成了一年四季不断流淌的多瑙河的唯一色彩了。
赛里木湖 李翔/摄影
凑巧的是,著名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了一首叫《蓝色的赛里木湖》的优美歌曲:赛里木湖蓝色的湖一望无边,蓝色的湖面绽放着蓝色的花朵,雪山森林的倒影美如仙境,蓝色轻柔的雾啊如梦如幻……
我曾认为,无论何时,赛里木湖都是这种澄澈的蓝色,永不消褪。但事实上,赛里木湖是有名的变色湖。由于水深,透明度又极高,湖水碧绿湛蓝。然而受水底地形影响,加之波浪湖流及天空状况变幻,湖水色彩斑斓,随时改变着自己的颜色。清代史地学家祁韵士说它“青蓝深浅层出……倏忽万变,莫可名状”。湖中倒影清晰逼真,蓝、紫、青、绿、橙、黄、红、灰、白等色彩一应俱全,极富立体感,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宛如一幅偌大的绝美水墨画。诚如大名鼎鼎的“全真七子”之一长春真人丘处机诗中所云:“天池海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其景壮美无比,这就是后人总结的“净海七彩”盛景。
每一处自然形成的绝美胜景,似乎都有神秘的传说,赛里木湖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人们传说赛里木湖是由一对为爱殉情的年轻恋人的泪水汇集而成的。
很久以前,这里没有湖泊,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草原上生活着一对勤劳善良的蒙古族青年男女戈尔登巴和阿勒腾,他们朝夕相处产生了纯洁的爱情。一个妻妾成群的魔王却对美貌的阿勒腾姑娘垂涎三尺,欲霸为己有。一天,他带着爪牙将姑娘抢进魔宫。阿勒腾不畏强暴,不贪图荣华富贵,趁魔王不备,夺马而逃。魔王恼羞成怒,紧追不舍。手无寸铁的姑娘情急之中脱下手上的玉镯向魔王投去,玉镯落地化作一汪深潭。眼看难以逃脱,阿勒腾毅然纵身跳入深潭。戈尔登巴闻讯赶来,挥刀砍死魔王,悲愤地高喊着恋人的名字,也一头扎入深潭。顿时,潭水翻腾怒吼,喷涌而出,浊浪滔天,汇成滚滚洪流吞没了魔宫。此后,水草丰美的草原变成了一片瀚海。一对含恨而死的痴心恋人在波涛中化作形影不离的小岛,千古守望。
天山北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从空中俯瞰,山脉连绵不绝,使人感到震撼。李翔/摄影
人们给了这片大海起了一个吉祥的名字“赛里木”,蒙古语意为“山脊梁上的湖”,哈萨克语为“祝福”的意思,善良的人们真诚祝福这对有情人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赛里木湖东侧分布着4座基岩小岛,据说其中两座就是这对有情人的化身,另外两座是他们爱情的结晶。这就是“湖心情侣”盛景的由来。
丘处机一行当年沿天山北坡西行,路过赛里木湖。据《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晨起,西南行。约三十里,忽有大池,方圆几百里,雪峰环之,倒影池中,师名之曰天池。”自此,赛里木湖又被称为“天池”。有学者认为,赛里木湖就是当年周穆王与西王母对歌的瑶池。
周穆王“驭八龙之骏”,巡游天下。在瑶池,会见了他思慕已久的西王母。西王母摆下盛宴款待穆王一行,宾主双方互赠了名贵的礼物。席间鼓乐齐鸣,宾主频频举杯,相谈甚欢。临别,多情的西王母即席高歌“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欢迎穆王再来。风流倜傥的周天子高兴地接受了邀请,答道:“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然而周天子却因忙于国家政务未能践行三年之约,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见面。我想,瑶池中一定荡漾着西王母遗憾的相思泪。这不正是赛里木湖忧郁的深蓝吗?
赛里木湖真是一个有“爱”的湖。
博格达峰是天山山脉东段的著名高峰,峰顶的冰川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烁。每到盛夏季节,冰川融水汇成一条条河流,浇灌山麓的绿洲沃野和草甸湿地。 孙国富/摄影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博尔塔拉一带都是乌孙人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乌孙人是今天哈萨克人的祖先之一,他们在赛里木湖大草原上遗留下一字排开的数十座高大古墓,大者底周长二三百米,高达七八米,当地人俗称“土墩墓”,这就是著名的“乌孙古冢”。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面对这古冢,我耳畔响起了《历史的天空》的熟悉旋律,触发了怀古幽思之情。
细君公主像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接受了张骞联合乌孙以“断匈奴右臂”并招徕西域各国的建议,派遣张骞率领300多人的庞大使团出使西域。但此时游牧在赛里木湖一带的乌孙内有争夺王位的纷争,加上对汉朝并不了解,没有立即同意联合汉朝。后来,汉武帝改变策略,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公主西嫁乌孙,建立了和亲友好关系。刘细君由此成为中国历史典籍中第一位记载了姓名和史实的汉族和亲公主。
可怜的细君公主先后嫁给爷孙两代乌孙王。由于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生活难以习惯,她将塞外生活的艰难悲愁都写进了那首著名的《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5年后,她便香消玉殒了。细君死后,汉武帝为了巩固与乌孙的联盟,又派解忧公主远嫁乌孙。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50年,经历了四朝三嫁,受尽委屈,在晚年终得返回汉朝。
伊犁薰衣草 李翔/摄影
我想到了刘心武老师在解读《红楼梦》时提到的一个论断:个人是历史的人质。无论是郁郁而终的细君公主,还是终返故里的解忧公主,她们用个人的美丽的青春生命换来了大汉边界稳定安宁,为汉朝和乌孙关系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时间过去了1300 多年,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西征,翻越阿尔泰山,饮马赛里木湖。
在赛里木湖西北岸边筑台点将,检阅练兵。遥想当年,弯弓射雕的一代天骄目光刚毅,佩剑一挥,千军万马从湖畔出发,在赛里木湖南岸的松树头凿石开道,越过天山,横扫中亚,威震欧洲,书写了世界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之后点将台被尊为敖包,受到蒙古族人民的供奉和朝拜。
我还在沉思,陪伴我们的一位胖胖的哈萨克族朋友一直侧躺在草地上,用手托着脑袋,口中叼着青草。这时他站起身,拍拍我的肩膀,把我从历史拉回了现实。返程前,面对这片纯粹、清澈的蓝,我突然感觉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的不真实。
(文/刘智超)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707人
传播江河文化,普及水情教育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