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7-06·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1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邢海洋)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速10.3%,到了二季度增速更超过了11%,以致国家统计局给出的上半年的GDP增速达到10.9%。这个数字非同小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GDP涨幅预期8%,历年来政府调控目标都是力争经济增长在一个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范围,现在一下子突进到10%,并且据预测第三季度就要达到几十年不遇的12%,难怪《商业周刊》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中国的增长是不是到了让人不舒服的地步。”
的确,这样一个仍旧以投入拉动的增长的疯狂反弹的确让人不舒服。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进出口分别增长18%和24%。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新增信贷投放总额已经突破2.18万亿元,接近全年2.5万亿元调控目标的九成。如果再看到外汇储备的数字更是吃惊,1~6月,外汇储备累计增加12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了212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了9411亿美元,今年突破万亿已经毫无悬念。
为什么贷款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后贷款还会适得其反地提速?一个可能解释是,4月份央行上调了人民币贷款利率,但存款利率仍然保持不变,存贷款利率差扩大反而刺激了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贷款不降反增。可见,任何政策的出台绝不是拍拍脑门的想当然的结果,便宜不可能都在决策者一方。既然要压抑信贷,机制上又给贷款发放者以巨额好处,银行怎么可能乖乖就范。结果是,政府表面上做出了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姿态,银行得利了,而政策的执行却偏离了制定的初衷。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70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