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如无光黑暗之处

作者:二咩二咩

2018-07-26·阅读时长5分钟

402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61个字,产生1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三津田信三

文/杨菲菲

在日本人的生死观中,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和消散,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延续着原始神道教“万物皆可为神”的观念,日本至今仍重视祭祀礼仪,人们自出生就要开始到神社中祭祀诸神,祈愿平安。在很多偏远闭塞的村庄中,更是祭祀着各式各样的神祇,动物之神、植物之神,自然界中山川、河流、森林、气象之神,以及在历史和传说中因各种原因死去的人们幻化而成的“神”。

然而这种类型的神却因为生前的冤屈不平或者怨恨执念而同时具有两种形态:守护和作祟(降灾)。这与日本生死观中的另一个观念有着很大联系:人死后便可以洗刷一切罪恶,所以不分善恶,皆可为神。日本本土的文化思想中一直追求一种“物哀”的消极之美,认为生命泯灭的刹那和之后永恒的沉寂,是最具美感的事物。这种极端的审美追求也奠定了日本人对于宗教中“神性”的定义,在他们眼中,只要在某一方面做到极致之人,不论善恶、对错、美丑,在其死后都可视为神。

从这个角度上,《如无头作祟之物》这个乍看来并不是很好弄懂的书名就容易理解多了。“头”(首)在这里是一个贯穿全书的核心线索和意象:媛首村的媛首山中祭祀着被称为“淡首大人”的神,相传是几百年前有两个在此遭砍头而横死的女性积怨而成,守护着村庄同时又不断作祟。村中还流传一种善于附体作恶的无头妖怪,这妖怪就名叫“首无”。

在这里,“淡首大人”既是恶灵,同时也是这个古老村庄所信奉和祭祀的神祇。两个惨死的女性在她们生前都称不上是一般意义的“好人”,一个是行事恣意妄为的女贵族,在逃亡中被错杀而死;另一个是大地主秘守家族某任族长的续弦,因与下人私奔而被砍头。人们恐惧着她们化身的“淡首大人”,却又寄托于它的庇佑。

三津田信三构建了一个战后日本深山中的村庄作为这部集合了推理和恐怖元素的小说的舞台,以乡野中的怪谈和发生在山村的恐怖事件作为故事的线索和推动,用民俗学的视角,为日本独特的生死观做了注脚。

小说的开头,作者以一个6岁孩子的口吻,带我们经历了一场诡谲的深山冒险:在一个月亮完全隐去的中秋之夜,秘守家将要在媛首山举行十年一度的“十三夜参礼”,为满13岁的家族继承人长寿郎和他的龙凤胎妹妹妃女子可以平安长大成人而祭拜祈祷。6岁的斧高是长寿郎的贴身仆从,对这位友好而亲切的少爷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当他听到村中传说这个参礼仪式常常会因恶灵作祟而发生灾祸时,便暗下决心,要在仪式进行中偷偷保护少爷。一路在不详的气息中尾随窥视的斧高,亲眼目睹了妃女子凭空失踪又被砍下头颅抛尸水井的离奇死亡。一个诅咒与救赎的故事在这个深山幽谷的古老家族中展开。

第一次读这部小说是在约莫10年前的一个闷热的夏日深夜,半躺在床上本想读上几页就入睡,终于合上书页的那一刻,天却几近大亮。后来看到三津田信三在接受采访时不无打趣又颇为认真地说:“我希望能让读者在阅读时,有被推进黑暗深渊里的感受,决不能让读者看完后还神清气爽,觉得相当开心。”虽然感到有点儿气人,但也必须要承认:他做到了。

文章作者

二咩二咩

发表文章1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47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夏日阅读:烧脑的推理

侦探并不必然知晓真相

849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