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买二手,消费升级还是降级

作者:杨璐

2018-07-26·阅读时长18分钟

672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217个字,产生7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5年8月,顾客在东京的二手店里挑选商品。日本二手市场的产生和发达,正是伴随着全社会爆买而产生大量闲置物品,进而消费观念又转变的整个过程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深圳的穆小姐现在每天都要打开一个叫“plum”的时尚类二手电商小程序。她说,这家电商平台每天在中午12点和下午6点会有上新,刚好是像她这样的白领午休和下班后的空闲时间。之所以对时间说得这么详细,是因为那些还在流行中的“尖儿货”会在更新的瞬间卖完。“比如说像Gentle Monster有一款经典的黑色眼镜,我就没抢到。plum的买家里有一部分是很识货的,所以,还有一次看见上新里有一个Gucci的酒神包,我知道是非常抢手的款式,着急先拍了下来。等寄过来才发现,这是小码的,只比卡包大一点点,但买的时候必须要赶紧拍,根本顾不上考虑图片下面的尺寸信息。”穆小姐说。

穆小姐购买二手物品的经历几乎是跟plum同步成长的。她出生于1989年,是消费领域里受到关注的千禧一代,作为网络原住民,虽然毗邻消费市场发达的香港,但她很少去逛,大部分购物在网上完成。知道plum这个小程序,还是从一个以时髦女孩为目标受众的问答社区里,穆小姐说,她最开始是对plum创始人的经历感兴趣,看她在社区里答题讲到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从投资公司到自己创业的心路历程,出于好奇就去找了她的创业项目plum看。

在这之前,穆小姐从来没有卖过或者买过二手物品,可时至今日,互联网创业新闻整天在刷屏,生活在一线城市的白领们总能或多或少讲一些关于对共享经济、环保的认识。闲置物品的循环利用在理念上不需要教育就能得到认可,让人们能迈出第一步的是打破对于二手物品很low的思维惯性。穆小姐说,她虽然已经开始买二手,但如果页面看起来就是罗列着各种旧货,也没有买的欲望。打破对“旧”的惯性思维,plum的做法是完全按照时尚奢侈品电商的风格。穆小姐说,plum吸引她的在于像个时尚媒体,比如到了夏天就有度假专题,里面有帽子、眼镜、度假风的衣服,也有穿搭内容,她要是去度假就会提前买。

除了对于旧的心理障碍,买二手的难度还在于尺码和对磨损的接受程度,毕竟它不像新品电商一样可以退换,那就必须得看得准,一买即中。这对有丰富网购经验的穆小姐来讲难度不大。她说,如果是包的话,电商会把瑕疵的部位拍下照片,再看顾客的接受程度。二手鞋,她不会买更依赖亲身体验的高跟鞋,磨损程度只要看鞋底就大概清楚了。衣服,她就只买这些平台上全新没拆吊牌的。还要看平台的拍照光线,如果是很暗的情况下,一些黑色的物品分辨就不是很清楚。“我们关注得久了,有一些重点的坑就能绕过去。”穆小姐说。

穆小姐已经工作了五年,这个职场年收入让她消费到Issey Miyake或者Kenzo价位的品牌。自从买了二手物品之后,她一脚迈入了一线大牌的世界。穆小姐说,她在plum上买过Hermes的丝巾,80cm×80cm规格的才花了1000元出头。如果不是因为买二手的机会,她并没有计划近期买到这个价位的牌子。“我可能会从原来的国际二线或者轻奢品牌越来越多地放在重奢上面,因为二手奢侈品本身定价就低,再加上平台经常做各种活动,它的价位就跟我买的二线品牌差不多了。但是重奢品牌的价值感更强,毕竟可以用相对低的价格体验它的做工和设计。”穆小姐说。她最近花得最多的钱是买了一个Louis Vuitton的mini pochette,这款被认为特别适合夏天背的小包打完折只要2200元,按照现在的专柜价格,这些钱只够买一个小小的卡包。

文章作者

杨璐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2890人

周刊主笔、 新消费研究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夏日阅读:烧脑的推理

侦探并不必然知晓真相

849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