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09·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8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高昱)
我们终于踏上了20世纪的最后一段路程。在这被轰轰烈烈、千奇百怪地臆想过无数回的世纪末,日子依旧过得热热闹闹,你看不到什么兴奋,也看不到什么悲伤。
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总喜欢回顾和总结。12月18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新华社连续3天播发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确定的20年来的216件大事。从这216件大事中,可以清晰地透视出20年改革开放的风雨轨迹,而文献研究室的有关人士指出,这段历史最根本的变化在于给中国人赋予了现代化意识。至于如何评价20年的成败功过,还是农民企业家鲁冠球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数字可以说明一切。”我们有的是各种锦上添花的统计数字。
当然,也有些凑热闹的数字总让人乐不起来。12月16日,全国青联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公布了一项名为《中国青年眼中的20年》的大型读者调查结果,尽管有86.9%的人明确承认自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但只有21.5%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不满情绪的人正在逐渐减少”,持相反看法的多达45.5%;47.5%的人认为商人是20年里最大的受益者,20%的人认为是知识分子。认为农民和工人是最大受益者的分别只有13.9%和2.5%,而后两个社会阶层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至少在1998年,工人和农民的日子还没有柳暗花明地好过起来,《工人日报》已经借专家之口打出预防针:今年全国新增下岗职工300多万,1999年国企改革的处境可能依旧严峻。12月23日,农业部长陈耀邦也坦承,农民收入增长太慢,1996年增长8.6%,1997年降到4.6%,1998年再降至3%。这使得人们更加关心那个半年来被争论得沸反盈天的数字8%,对于义无返顾地推动“三大改革”的本届政府来说,8%没有退路。目前,一些省市已经出来的数字大多是“利好”消息,但大家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的。德新社一篇年终特稿把中国比喻为坐在张三条腿凳子上的巨人,去掉哪一条腿,凳子都坐不稳。“中国的困境是,它必须同时处理所有这些问题。”德新社的文章指出,“几乎没有什么人怀疑中国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邓小平1978年所说的‘我们缺乏经验’的话也依然是正确的。”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3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