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4.2 秦始皇陵丨 秦陵的兵马俑等陪葬坑代表了什么?

作者:段清波

2018-10-14·阅读时长10分钟

91786人看过
段清波老师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系教授,也是原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他曾率队对秦陵地区300万平方米进行考古勘探,新发现近20座陵园陪葬坑,发现了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三出阙遗址,以及规模惊人的秦陵地宫阻排水系统,并首次发现陵园城墙内外长达近8000米的廊坊建筑。本讲共分为三小节,将从真实的秦始皇、秦陵的陪葬坑、多彩的秦文明三个角度,展现秦始皇陵不为人知的秘密。

4.2 秦始皇陵丨 秦陵的兵马俑等陪葬坑代表了什么?

39.3MB
00:0024:31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了不起的文明现场。我是西北大学考古学教授段清波。上一节我们聊了秦始皇、秦帝国、秦文化一些负面形象的来龙去脉的问题。这一节要聊的是包括兵马俑在内的秦始皇陵最富有特色的外藏系统。

代表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外藏系统

通过40年的考古发现,我们对秦始皇陵的基本布局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现在知道整个秦始皇帝陵由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帝陵园和秦始皇帝陵区,这三重空间概念构成。陵包括陵墓的封土及其地下的墓室。秦始皇帝陵园包括内城垣及外城垣,呈回字形的相互套合的形象。陵墓处在内城和外城中间,在内、外城之间的地面上有大量的建筑遗址,这些建筑遗址都是和当年的礼制建筑、祭祀建筑及维持陵园日常管理有关系的建筑,而且都为高等级的建筑。


▲ 秦始皇帝陵区重要遗址分布平面示意图

在陵园的地下有大量的陪葬坑。中国古代所有帝王陵园的布局大致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限,即使用环壕或围墙将整个陵园包围起来,但秦始皇陵例外。在秦始皇陵陵园的外城之外,还有大量的建筑和陪葬坑。比方说我们熟悉的秦兵马俑,就是在陵园外,距离陵园1.5公里。我们这些年还发掘了在陵园之外的陪葬坑,稍后会涉及到。

我们现在谈秦始皇帝陵,实际上是三个空间概念,即陵墓本身、陵园和陵区。秦始皇帝陵园东西长970米,南北长2188米,面积为2.13平方公里,在此之外,秦始皇帝陵区将近60平方公里,即整个秦始皇陵空间范围为60平方公里。

这些年考古发掘了很多地上、地下的文化遗存,这些还远远不是秦始皇陵的所有。

我们在发掘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秦始皇陵存在大量的陪葬坑。这些陪葬坑处于秦始皇帝陵园的内外,到目前为止发现将近200多个陪葬坑。兵马俑1号坑、2号坑、3号坑只是这200多个陪葬坑的其中一部分,但是是规模非常大的一部分。过去,我们对陪葬坑的解释是基于看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比如兵马俑就是军队的,有些陪葬坑是养马的,我们将之称为“马厩坑”。我们对陪葬坑还没有全面的发掘,只是发掘了一部分,比如有马有俑我们也认为是马厩坑,马厩坑就是马圈。秦人从古国到王国到帝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马确实帮助他们建立了丰功伟绩 。


▲ 西安秦俑3号坑

我在秦始皇陵开始工作时,一直有个问题不理解:马虽然对秦人的历史发展演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秦始皇也不至于在死后的陵园里到处都安置马厩坑,这些陪葬坑用意到底是什么?

后来,我们经过几年的发掘和认识才发现,这些陪葬坑其实是秦始皇所创造的中央集权体制下,中央政府机构在地下的模拟,一个个陪葬坑即是一个个政府机构,我们将这些政府机构的群体称为“外藏系统”,这个群体体现的是一套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再往前说一步,秦始皇在其陵园中放一套中央集权体制是什么意思?其实反映了一种设计理念。秦始皇将他创造的中央集权体制放放入地下,意味着他到另一个世界时,带走的是一套中央集权体制,即帝国的社会治理体系。

这么些年,我们在秦始皇帝陵内外发现的陪葬坑主要分几个类别,最著名的就是我们熟知的兵马俑。兵马俑的1号坑、2号坑、3号坑,我们只知道它是军事性的机构。然而这些军事机构和秦朝当时的军事体制、军事训练和军事编制如何结合起来,还很难说清楚,包括每个陪葬坑体现的军政形式,也很难和历史文献进行一一对应。但总而言之,我们知道它是一种军事性质,它反映了秦帝国时期军事编制的情况,这也是中央集权体制的组成部分。

另外最著名的是铜车马,秦始皇帝陵园的铜车马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科学技术程度远超想象,今天所有的机械加工、机械工业具备的工艺技术那个时候都有了,如此多技术组合到一起,制作了铜车马模型,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的。

▲ 铜车马

马厩坑——秦人为何如此爱马?

秦人是中国文明发展演变过程中少有的,从秦族到秦国,到王国到帝国,完成了中国文明所有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现象,就是养马。秦人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再一步步发展壮大,养马、驭马、驾马、马车是秦人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抓手。在夏、商、西周这三个阶段,秦人已经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们的老祖宗直接是和夏代、商代、周代的王室发生关系。

西周建立之后,秦人被周人派到到西部边境,在周人和戎人之间,替周人看管西部的门户,在此过程中秦人一步步发展,靠的是养马。


▲ 秦鞍马骑兵俑

中国第一部养马的著作《相马经》即出自秦国之人伯乐,可想而知,当时秦国的养马业非常发达,这也使得到了战国后期,战争的形式、战争的方式、军队的组成发生变化后,秦人能异军突起,最终走向统一全国。

另外我们在秦始皇帝陵里也发现了一些陪葬坑,分布在秦始皇帝陵园的东侧和兵马俑之间,现在至少有一百座,而且都是马厩坑。马厩坑即养马的坑,我们发现坑里的瓦片上有文字,文字显示有“中厩、大厩、左厩、右厩”,即表示不同的养马机构。


▲ 陪葬坑

这些坑里有真马、陶马以及表示象征性的马槽。活马一般是杀死后放进去,我们还在马的头骨里发现有小刀子,铜刀,当时可能把马的动脉割了之后,刀子还留在马的口里,还发现地下有四个洞,恰好把马的四条插进去,说明马在坑里也保持一种站立的姿势。

马厩坑的形式包括马、俑同坑,也有只有马、没有俑,或者只有俑、没有马,这几种形式。这些体现出来养马在秦人的发展,包括在秦始皇统一的征程中的贡献。文献上也记载,秦始皇最喜欢的几匹马非常厉害,好比昭陵六骏。

过去我们以为秦始皇帝陵园的陪葬坑,出现不同的内涵,反映的是秦始皇的贪婪,认为秦始皇要将其生前所拥的一切都带入地下。但经过研究,可能未必,只是说秦始皇要将其创造的中央集权体制,用陪葬坑的形式表现出来带入地下,他带走的是一套帝国的体制、一套社会的管理体系,留下的是一个王朝的背影。这是秦始皇帝陵,也是秦始皇对陵园的设计和中国古代其他帝王陵园最大的不同。

中国古代帝王陵除了西汉前期,学习秦始皇的,除此之外,在秦始皇之前或之后,陵园里所埋藏的东西都是与皇帝,与个人生活、个人享乐相关。秦始皇陵墓一定也有上述内容,但是他给我们更多的是这些陪葬坑。


▲ 秦俑2号坑出土的绿面俑

秦始皇将商代以来流行的帝王死后,以车马出行的陪葬坑形式借用后,丰富其内容,将其变成一种机构。这是他最伟大的地方,也是他留下的最大的历史遗产。

存有铠甲和头盔的陪葬坑

1974年发现兵马俑,之后似乎印证了我们认为秦朝处于军事化时代的认识。1980年发现铜车马后,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再没有进展。直到1998年,在秦始皇陵园里发现另外一个陪葬坑,它是陵园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坑,面积为13680平方米,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在东西南北四个角有四个坡道,是进出的门道,经过试掘后,我们发现这个坑里全部是用石片做的铠甲,还发现了头盔。

去过兵马俑的人可能有关注到,整个秦始皇陵园里的兵马俑是没有头盔的。过去文献里也记载,秦的军队上战场后用今天的话讲是不要命的,东方六国的军队在战场上一看见秦国的军队,稍一交手就落荒而逃,于是秦国军队给我们造成了所向披靡的印象。文献上也说秦人不戴头盔,但这个坑发现后,证明秦国的常备军也是戴头盔的。


▲ 铠甲坑剖面复原示意图

我们在陪葬坑中发现的石铠甲,基本上是1平米里1个头盔、1件铠甲,假如这个坑全部是石片做的铠甲,至少有1万件铠甲。更多的情况还不清楚,目前只是发掘了一部分。

铠甲发掘之后我们进行了清理修复,发现这些铠甲比兵马俑所展示出来的铠甲形式还要多,大概也是分不同的军种,不同级别的人使用,有将军穿的、车兵穿的以及一般普通的士兵穿的。

我们曾经修复了几件铠甲,其中有1件是一般正常的战士所穿的,铠甲石片用量为612片,重20公斤。我们还修复了一件正常的头盔,由74片铠甲石片组成,重15公斤。大致来说,秦国战士上战场戴上头盔、铠甲的重量为25公斤。这个25公斤和我们在汉初考古发现的铁的铠甲的重量是一样的。

长期以来,我们还不太清楚这些石铠甲是怎么做的。这些石铠甲的甲片大概5到7毫米,更薄的将军俑铠甲为3到4毫米,他们使用石片根据身体的部位加工成不同的形状和弧度,之后在四个角钻孔,让不同的甲片通过孔与孔连缀起来,连缀的材料是青铜丝。


▲ 秦石甲胄

我们以为这些石片可能选自自然界的石层,之后稍一加工即可。后来发现不是,它全部是用原始石头加工而来。我们在秦始皇帝陵园里发现一个井,井里全是制作铠甲过程中不同的废料,这样完全可以复原制造铠甲的过程,就是从大石头开始加工,打薄、打磨,最后钻孔,所有过程全部为手工制作。

我们曾做过模拟考古,我们买现成的石片,这些石片厚度为一厘米,根据需要打磨、加工、切割,再磨成弧度,包括甲片和甲片相叠压时也要打磨,全部模仿当时真实的场景,但我们使用的全是电动工具。做过这次模拟考古之后我们发现,每人每天用电动的工具只能做6片。我们可以想象,一件铠甲612片,那就需要做100天以上,而且这还都用电动工具。而从井里出土的资料,证明当时所有的工序过程全是手工业。

可以想象,假如这个陪葬坑中有1万件铠甲、1万顶头盔,需要多少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加工。过去文献记载,秦统一后有72万人参与修建秦始皇陵,我们觉得不可能,72万人得是多大的规模。但是这些铠甲、井出现后,我相信文献记载可能是真的。

文官俑——刀笔吏:最早的公务员形象

我们还发现一个称为“文官俑”陪葬坑,这使得我们对秦始皇帝陵整体的陪葬坑才有了认识。它在陵墓的南侧,离陵墓的封土非常近,陵墓的封土其实已经将陪葬坑盖住。这个坑共出土12件陶俑、20匹马。

这些陶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御手俑,即驾车的;一种是文官俑,判断的原因是什么?这12件陶俑全部带有长板冠,头上戴有帽子,有四件是驾车的,八件是袖手的,就是把双手均笼于袖中。


▲ 秦坐姿御手俑

他们在腰带上都挂着带有两件文具,一件是小刀,一件是磨刀石(一个小布袋子装了一个扁平的东西,根据一些考古遗迹现象判断里面装的是磨刀石)。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最早的文官形象,这些文官左臂和躯体之间,还有用来插竹简和简牍的小洞。

我们那可以想象文字记录的秘书,在听长官指示、训话时,将简牍从臂下拿出来,毛笔一般在头上插着,进而做记录,记录过程中,写错了就用小刀将之刮掉,小刀用钝了,用磨刀石将刀子磨一磨,这是中国最早的刀笔吏的形象。

因为头上戴着帽子,他们又是中国最早的公务员。据我考证,戴这种帽子的人爵位为八级以上,八级属于“公乘”。秦汉时期实行20等军功爵,八级以上为上爵,八级以上的人可以享受国家赐予的土地,以及国家赐予的奴隶,出门可以坐车。这12件陶俑,驭手俑、文官俑都是属于这个级别的。


▲ 文官俑

他们组成的机构,其实是政府的管理机构。后来我们判断,这八件文官俑里,四件手持钺,钺是古代一种兵器,属于象征砍伐、刑罚的兵器,是先斩后奏的象征。后来汉代以后皇帝出行时,车前都会插上一把斧头,称为“斧钺车”,是从这延续下来。

过去将上述陪葬坑称为“马厩坑”,认为都是养马。但逻辑上讲不通,养马的马厩坑不需要12个有八级爵位以上的人去养。这个坑到底是什么?我们苦苦思考后发现一种现象,也是得到学术界共同认可的,叫做“汉承秦制”,意思是西汉初年的制度其实是在秦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的。


▲ 兵马俑坑武士俑头像

在那个期间,汉景帝的阳陵当时发掘了一批陪葬坑,出土了大量的封泥(封泥即过去的印章留下的痕迹)。各地向皇帝皇宫、向中央报的文件、送的礼品,扎好封好后用木框扎住,挖一个坑,用特殊的泥封住,盖个印章。这样从地方报到中央,报到皇宫时要检查所有的地方完好无损,属于没有失密,尤其是文字性的东西。在汉景帝阳陵帝陵的陪葬坑发现了很多,包括大官、宗政,宗政是三公九卿之一负责皇宫事务的,剩下的发现都与皇帝的衣食住行有关,即给皇帝提供服务的机构。

我么可以合理地推测,秦始皇帝陵园的这些陪葬坑其实都是官府机构。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把这些官府机构放入地下?这需要从中国文明发展演变过程的节点思考。在秦之前,采取的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分封制流行三四百年之后出现了问题,直接导致了春秋战国,成天战争、战乱不断。

原因是什么?原因是被分封的诸侯国,和纣王形成离心离德的现象,中央的权威得不到保证,就导致成天战争的局面。

秦始皇以及他的团队统一中国后,用何种方式来管理社会?主流的认识认为,过去的分封制不靠谱了,必须建立新的,这套新的就是中央集权郡县制。再也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有人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凭借对国家的贡献得到应该得到的。


▲ 工作人员对出土陶俑做现场颜色保护

所以在秦始皇时期,他的子女及与他有姻亲关系的人,没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所以我自认为在秦始皇帝陵园,秦始皇设这么多陪葬坑,其实就是让一个陪葬坑象征一个政府机构,政府机构组成的是中央集权的体制。秦始皇走的时候带出了一套体制,是因为在秦始皇心目中,在他的治国理念中,人治不可靠,只有靠制度,这个制度就是中央集权郡县制。

所以秦始皇是在中国文明演变过程中,最早意识到管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其实是靠制度而不能靠人。直到今天为止,我们还在反复讲依法治国。历史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经历2200年的发展,我们似乎又回到历史的起点。当年秦始皇所追求的事,也是我们现在要做的。

好的,有关秦始皇帝陵园外藏系统的问题,我们就介绍到这里。这一节中涉及的内容和图片,可以在文稿中看到。下一节我们要聊聊多彩的秦文明,谢谢大家。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段清波

发表文章4篇 获得251个推荐 粉丝257人

前秦始皇陵考古队长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8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