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quMou
2018-12-23·阅读时长7分钟
今年这个节气,冷成为主色调。穿着同一套羽绒服,从北京和杭州之间去归,竟然发现不用增减衣物,除了北方的大风凛冽一点,南方的空气潮湿一些,北方的裸树枝条映衬在无霾的晴空下不问冬往,南方的抗寒苔藓匍匐在斑驳的古墙上属意春来。回来的飞机上透过窗户看灯火勾勒城市的边界和街区,想到天空和海洋,遨游与深潜,千百年来人类对陆地之外蓝色空间的探索从未停息,从图画到文字,从传说到现实,从继承到创新,从科幻到科技,不断拓展想象的维度,也不断加深理解的层次。未来会怎样,却值得期待。
采暖季
第一集 冷到宜宅家。这两天冷得怀疑人生了。早上起来走在路上,反而比中午太阳照下更感觉不冷那么一点。风还是挺带劲的,响应时节的雪估计还没落下来,就被吹跑了。空气质量好到了可以开窗,却也不敢放肆,怕一个缝隙就释放掉好不容易积攒的热量。走在风里,速冻的气体分子,迅速带走了鼻腔里的温度,迫使脑壳冷得一阵发麻。室内温度保持的可以,中午前后进出大厅一吹,坐在工位上就感觉脑袋发晕,只好趴在桌子上使劲眯着眼睛安静了一会儿,才又回过神来。户外气温已经长时间处于零下了,进会场前的最后一段路过的一条河,冰才积了薄的一层,中间大块水面还没有凝结,就像一面镜子,倒影着残留着枝叶的河柳以及起重吊塔设备,没有在照水,也没有在施工,路上的行人会因为偶尔有人暂停在桥上拿手机拍,而把目光从眼前脚下转移到镜头这边来,也不为什么,可能就是当大脑习惯了周边情况,一旦意外打破,总要引起大脑里的中断响应,瞧一瞧,这个人这么冷还停在这里拍,没啥可拍的呀,随即又回到自己的路上。冷空气还在持续下狠招手手催寒,城里却在热岛效应余温作用下,特别是郊外河流已是冰盖一层的时候,还在这片水面上留出一点自由的流动,这算是手下留情余活水了吧。
第二集 消失的方式。偏爱各种各样的“幻”为主的影像作品,如果说现实中人的距离变化需要付出时间和费用,那么在这些作品中的人物从一地到另外一地,有着更多的消失方式可选择。霍格沃茨魔法世界中,巫师们会选择幻影移形,头一仰一股黑烟或者白烟就跑了,速度之快可以随心所欲,还可以带人一起跑,简直居家旅行必备之才艺呀。古代神仙体系中,腾云驾雾是常态,云雾要么起在脚下,要么就是爪下或者蹄下,像九龙沉香辇一类的高级交通工具,必须是大boss才能坐。其它还有借助五行元素来遁形的,闻太师想火遁却被九龙神火罩困住元神被擒住,土行孙擅土遁不料被对方高手指地为铁逼迫钻出来被斩杀,水遁的话专属四海龙王家族,会用的国外亲戚大约是海王为代表的亚特兰蒂斯吧,木遁和金遁没想出案例来,五行遁形的速度可以快到超越密度约束。还有一种方式叫凭空消失,往往表现为声音还在耳朵里回荡,眼前却没有了对方。综合下来,为达到消失目的,还需要能做到善假于物,充分利用各类元素或者各类生物。嗯,特效做得好,也看得爽。
观自在
第三集 海里的世界。当瑰丽奇幻的水下世界画面冲击到眼球时,你会觉得这场的电影票是买值了。超级英雄在展示所拥有超能力的时候,那些儿女情长的旁枝,还是添加了争斗之外的温情的。地球上海洋面积达到70%,陆地上衍生的这些故事,当脑洞开到更为广阔的水下空间,考虑生命都是从海洋起源的基本事实,那么类比过去,在那个地方貌似也应该有更为丰富更为多元的世界。我们古代神话中是四海龙王共一家,DC宇宙中七大海域同联盟。龙王可以献衣帽鞋袜打造美猴王,也会在南天门外还没告状就被薅下龙鳞,甚至因为打赌硬下错雨点数而被直接斩杀,臣属是虾兵蟹将龟丞相,还有巡海夜叉,整体形态上是水下生物的人型化。漫画里的水下世界,是换了空间的人的世界,除了电影男女主角代表的海域还是正常的人态,剩下的咸水族,海沟族,都是人的水下生物型化,它们之间的权力之争与欲望之战,会因为水下这一因素的约束而更加奇妙,当然海底生物还是它们自己形态,却也接受调遣去冲锋陷阵,充当炮灰,这一点是中外都是共同的。超级英雄成长史大多类似,温子仁打造的这个世界满足想象也超越想象。
第四集 齐得隆咚呛。会后餐厅爆满,服务员引导我们到了一个临时开放的餐位,周围有壁橱,上面摆了不少京剧人偶,描摹细致,神态逼真,一见之下,必须手机拍之。有一阵因为看了读库上的文章,就搜到程派《锁麟囊》片段,反复听过一阵。多年来看春晚,戏曲联唱都不错,无论是戏中戏,还是大联唱,短短几分钟内,若干个剧中匆匆忙忙登台,传统曲艺的势微在逼仄的时间安排上可见一般,只有专门的戏曲晚会可以让人完整地听完一个唱段。了解其故事脉络,了解其精彩之处,略微知道些历史,是非常好的增加欣赏趣味的手段。除非深度热爱,人们好像追赶时间到只看名家名段,完整的一折戏反而没有耐心。看章诒和的《伶人往事》,现实中的人生际遇哪里是戏台上的单一价值观故事可相比的?看鲁豫采访裴艳玲先生,文武兼备、京梆昆乱不挡的女武生,七十多岁站在舞台上唱腔和身段依旧精彩。看瑜老板参加的那期圆桌派,听她讲不同老生派别间的差异细微,以及职业事业的多重思考,名声与责任共存。唱念做打四功,生旦净末丑五角,小小舞台上世事百态,未来如何不可知,没事也可以试着听听。
江南好
第五集 匆匆去复归。第一次去杭州还是在11年的三月间,当时北方还是萧索一片,所住宾馆周边已经是桃红柳绿江南春早。今又来兮,北方风紧空气变好,而一出高铁却嗅到了空气里的雾霾味道。跨中午的行程已把肚子熬到饿得心慌,在同事带领下去先吃了一顿杭帮菜垫补垫补,晚上可没节省那张晚餐票,敞开肚子又吃了一些,味道不错。第二天会议开完并吃饭后已过三点,距离返程时间还有三小时不到,正好会议旁边就有家丝绸博物馆,可以赶紧一逛。以传说中的嫘祖为代表的先民发明养蚕缫丝,开启了一个历经几千年不辍的丝绸时代,幸亏河西走廊上干燥的气候,保存了各类古代丝绸制品文物。在了解了绫罗绸缎绢绒的纺织差别后,又惊叹于形成各类织品图案的精妙灵巧。纪录片《河西走廊》主题曲回响在展览大厅里,眼前是一件件包含了无数人工、想法和精力的文物,无不感慨。
第六集 桑蚕春早事。看到这件缫丝机,脑子里冒出来王安石《木末》中的两句,缫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原诗中是繰(qiao)丝,与缫丝意同,都是从生蚕茧中抽丝,却被我记成了后者。蚕茧从蚕山上取下来,在锅里煮着,五到十颗蚕茧的蚕丝合成一根生丝。然后丝丝缕缕地纠缠混合成为纺织用的一匹白色生丝,再经过织机上经纬造作形成一匹绸或者其他纺织品。现在看来很多俗语都跟养蚕纺织有关,或者与蚕茧之名类比经历,作茧自缚,破茧成蝶,或与密实之态类比世事,悲喜交织,罪名罗织,或与横竖之别类比差异,经天纬地,经纬分明(高考成语辨错里常与泾渭分明弄混)。小时候我们也养蚕,蚁蚕出世时,桑叶还没完全长出来,叶芽不够摘得,就用蒲公英叶子代替,发现他们也能吃。等桑树叶子长成油量的时候,蚕早就结毛茸茸的茧子了。为了能让它们吐一张蚕丝,得时时清理粪尿和铺展纸面,防止它们找个角落就结茧子,现在想想也是可怜。哪里有那么多耐心守着,最后留下来的就是一张充满“地图”的蚕丝纸,看看也是嫌弃,而后就扔了。扔在了永远的记忆里,再也找不回来。
分析流
第七集 风光的有限。大自然的风能和太阳能如此充足,算潜力都在几十亿千瓦的开发量,可为什么要说它们是有限制的呢?对于风机来说,转换效率上存在贝茨极限,即理想风机风能利用效率为59.3%,一类资源区风电利用小时数2200小时,对于太阳能发电来说,且不说昼有夜无,光伏电池板转化效率受不同技术路线和工艺水平影响,目前产业化比较高的在20%出头,一类资源区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1500小时左右。风光资源看似无限,但风光转换的确有限。一是限制在发电组件自身的效率上,这是物理规律的约束,作为对比,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效率最高也就到43%;二是限制在发电资源所处的地理空间上,资源好的地方需求不大,需求大的地方资源较差,比如东中部地区也有新能源资源,二、三类为主,但站址资源有限;三是限制在发电出力的稳定连续性上,波动电源最大特点就是功率波动难预测,需要其它电源和手段来平抑,而系统平抑能力供应有限。
第八集 背包的位置。地铁车厢里观察,有意识能把双肩背包放在胸前的人数大大减少,就最近坐地铁的观察来看,所在车厢也就一二人而已。大部分的还是正常背负在后背上,哪怕背包可以把在背后的乘客挤得要死,而且还大概率这样一直撑到大站下车。在午休时间提出这个现象,说难道这么快就素质滑坡了吗?一起集中工作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解释,那是因为背包里不再放钱包,钱包里不再放现金了,更关键的是支付事宜都在手机里搞定,手机又一直在手里不撒,安全的性质和位置已经深刻改变,无需再把背包放在胸前死死看护了,感觉一下就点醒了听者。大约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科技的进步改变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又重新被科技的进步定义和重塑,两者之间互相渗透交互。想起一句话,手机已经成为人的一个非生理性质的新器官,饭可以少吃,路可以不看,手机不可不在眼前,电量多少和信号强弱是更为强烈的感官刺激。
发表文章84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57人
海棠花尽春事了, 谷雨新晴望牡丹。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