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19-02-14·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45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李峥)
当德彪西发展了印象派风格,当勋伯格开创了十二音作曲技法,当电子计算机技术被运用于严肃音乐创作,似乎现代音乐与传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表面上看,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如此,但也不完全尽然,毕竟历史发展的线索是不大可能完全被割断的,一旦深入挖掘便会发现,那些看似南辕北辙的事物,在某些内在的点上往往是相通的。
我们经常随口所说的“传统”,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大多数人所习惯的模式,或许更多指的是这种模式所带来的直觉,所以——这里以音乐为例,某些比施托克豪森的《少年之歌》更现代的作品,像格莱茨基的《第三交响曲》,反倒更容易被接受,原因在于它给人的直觉更接近人们所习惯的音乐语言,也正因如此,它被认为是回归传统之作。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387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