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丽玮
2019-03-20·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97个字,产生7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两个国家的育儿观
皮奥·特历(Pio Terei)是新西兰知名的歌手和喜剧演员,同时也是新西兰“知名”的父亲。倒不是因为他的孩子有多优秀,而是因为他常年致力于家长课程的培训,既面授机宜,也制作一些宣传短片,主持家长活动,甚至他还被请到中国去做家长培训课。
成都一家名为“心跃社工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与新西兰一家培训机构合作了十余年,将新西兰的课程引进了中国。皮奥作为主讲人之一,在成都与中国家长们做过几次育儿经验的交流:“我不能说这是教中国人怎么去育儿,我只能说,‘这是我们的方法,如果你们觉得有价值,可以试试’。毕竟新西兰和中国的环境完全不同。”
“亚洲的家长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这个本身非常好,而且亚洲激烈的竞争环境也让很多家庭不得不强调学习成绩。相比之下,我们也希望孩子成绩好,但是更希望他们在成绩和生活品质之间取得平衡。”皮奥说,“我不希望我的儿子是一个成功的律师,但却是一个糟糕的丈夫和父亲。想平衡好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是很需要智慧的,它跟‘学习成绩好’是两种不同的智慧,这是我最希望能教会儿子的。”
“心跃社工服务”的负责人谢羽洁告诉我,听完了皮奥的课,有些家长反馈说,“那是他们新西兰生活很轻松啊”,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但皮奥分享的是他真实的生活,他的生活并不完美,他是想告诉我们:‘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能成为你家庭的专家,谁也不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家庭。’”
在中国的眼光里,皮奥并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育儿成绩,他的儿子们连大学都没去读。
与亚洲精英文化不同,新西兰家长更能接受孩子发展出其他可能性。“我的三个儿子,就像三粒没标出名字的种子,你去呵护他们,但并不知道他们长出来到底是什么。”皮奥的儿子们都没有去读大学,“我当然觉得很失望了,因为我自己没上过大学,我对大学很向往。”两个儿子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也都是学校里毛利社团的领袖,领导力是毛利人特别看重的品质之一,这样的底子放弃读大学,换成中国父母恐怕会有一万个不理解。
“我跟他们说过,‘你们需要去上大学’。但是老大说:‘不,我不去,因为我不想。’他告诉我,他想当船长,因为他热爱大海。好吧,作为父亲我现在有两个选择:一、跟他使劲争论读大学的好处;二、支持我儿子想做的事。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送他去了航海学校。有时候,我们想让孩子去上大学,只是因为未来不知道该做什么。”
毕业之后,皮奥的大儿子杰克去了新西兰著名的潜水胜地普尔奈茨群岛做船长,还在电视台做一档钓鱼和航海的节目,成了新西兰小有名气的“星二代”。他今年只有26岁,已经在地价昂贵的奥克兰买了30英亩的土地,自己盖了房子,生活得很舒适。“如果当时我非逼着他去读大学,他可能能拿到一个会计学学位,但他既不会快乐,恐怕也不会愿意天天坐办公室。我觉得他现在更快乐。”
发表文章100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47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