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19-05-09·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201个字,产生6条评论
(文 / 李峥)
“当代最辉煌的一部巨作”
阿巴多版马勒7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8387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43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蓝梓华划线
04-26 00:49
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第八交响曲,被马勒自己称为是“一首渴望之歌,一首祈求创造精神、祈求那推动天地万物之爱的狂喜的献身之歌”,这恰好同但丁《神曲》的最后一句:“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相吻合,表达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
但这个过渡似乎热闹非凡了一点儿。第
04-26 00:48
在曾被作曲家称为“悲剧”的无所逃遁的第六交响曲与规模庞大而惊天动地的第八交响曲之间,马勒竟然写出了第七交响曲这样与前后似乎都不相干的特立独行的作品,
04-26 00:45
被称为“在声响实验道路上跨出的最远一步
而且就是对现在的人来说,它也不是一首特别入耳的交响曲,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与马勒其他交响曲是截然不同的,它更强调声响的感官效果,更加抽象,也不像许多交响曲那样有着明确的解说。可以说,第七交响曲是马勒最具前卫特点的作品,以致十二音开创者勋伯格对此曲大加盛赞。
莺歌燕舞划线
05-08 08:40
第七交响曲放浪形骸于“纯粹”和“绝对”的音乐天地之中,马勒唯凭音乐的想象力而驰骋,形成一场音响的盛宴,构成一个让人不可捉摸的缤纷万态的宇宙。所以,就总的方向来说,并没有偏离马勒一贯的主张,而且此曲的配器手法神通妙技,其和声手法预示了晚期作品的孤绝世界。交响曲的五个乐章包含了两个《夜曲》乐章,是整个作品的精髓所在,与以快板速度为主的第一乐章、“回旋曲”的末乐章及中间的“谐谑曲”乐章,形成一个非常奇特的、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