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05-16·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500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整 容
整容手术在中国开始普及是90年代的事情。先是一些国有综合性医院以自筹或合建等方式开设整形美容科,随后社会资本陆续进入整容行业,在一些大中城市设立医疗美容专科医院,在影视演员之外,接受美容手术的普通人越来越多。
剧中和平和家人开始讨论整容的时候,已经出现“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的广告宣传。“外表美重要还是心灵美重要?”“这外表美又碍不着您那心灵美。”“整容容易整出问题,整容手术千万做不得!”“那万一做好了呢?”和平与老傅的对话今天仍然在一遍遍重演。
1993年,海南海口东湖人才市场上,人们打着牌子请保姆
| 小保姆
贾志新带着保姆小张下海南闯荡后,老傅家迅速进入有一顿没一顿的状态。贾圆圆饿得抱怨“现在谁要给我俩馒头,我立刻跟他私奔”,这时候一家人才意识到保姆的重要性,急着上劳动服务公司找人。
1992年4000万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女孩进城市当小保姆成为一个社会新现象。同时期的另一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用了整整一集来讲小保姆的生活,那个小保姆米继红到了雇主家里自己当起了主人,天天在家开party。1995年的电视剧《一地鸡毛》里,女主人则对每天气鼓鼓的保姆颇有微词,认定自家保姆和对门保姆串通一气对付自己。保姆和雇主之间的地位差距、性格差异和利益瓜葛使得彼此的关系充满了较量与博弈。在家政服务业越来越规范化的今天,保姆则被更换成一个更为老练的称呼——阿姨。
| 气功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众文化里,“气功热”绝对算最魔幻荒诞的一笔。1984年到1991年,气功表演曾连续七年出现在春晚舞台上。在“香功”“红茶菌”“甩手疗法”不断更迭的背景下,《我爱我家》中的傅明老同志突然迷上气功也不足为怪。掌握特异功能的大师们受到明星一样的待遇,比如“以鼻嗅字”功能的张宝胜、能“遥感”治病并发功控制住大兴安岭大火的严新、自称被仙人传授了“自然中心功”和“宇宙语”的张香玉,都是轰动一时、崇拜者众多的人物。《我爱我家》有句台词:“迷信要是披上了科学的外衣,使科学都沾上了一股妖气。”如今看来像是群魔乱舞的气功热跟当时的社会心理有很大的关系。社会急剧变化,人们想要在集体活动中寄托慌乱的精神。
有意思的是,剧中贾志新请来给傅明治病的司马南是真人客串。90年代,司马南是“气功黑”代表人物,他通过现场砸场子、做假带功报告以及假特异功能表演等方式戳穿了一个个大师。1994年,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点明要破除伪科学,气功渐渐偃旗息鼓。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4799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