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05-16·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11个字,产生3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梁天(郭延冰 摄/新京报供图)
文/史炎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这样开头:“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而如果要我给贾志新写一篇文章,恐怕标题得是《贾志新,A Man of No Significance》,而开头也得是:贾志新,公元1963年出生,属兔,此人平平无奇,一生并无大事可叙……
但还好无大事可叙,幸好无大事可叙,才有了我心目中全剧最可爱的人物贾志新。
因为无大事可叙,所以志新跟燕红拌嘴的时候,提到的还是初三的时候找人把跟郑燕红谈恋爱的袁刚暴打了一顿,搞得袁刚再也不敢理燕红,甚至还有小学三年级为了争先进,生生从家里要了一毛钱交给老师,说是路上捡的,事情败露后被同学嘲笑成“二傻子”。傅明老先生的高光时刻,可能是用一个手榴弹炸死了好几个日本鬼子,而志新的高光时刻,恐怕就是初二的时候为了保护燕红,被流氓拍了一大板砖,血流了一脸。我甚至能脑补出志新冲向流氓时的神态,应该像极了《灌篮高手》里樱木花道在对阵山王的比赛上请求安西教练允许他带伤上场的样子,甚至如果这时候傅明老先生在旁边拦着,志新应该会说出那句著名的台词:“老头子,你最光辉的时刻是何时?是抗日战争时期吗?而我呢,就是现在了。”
不仅无大事可叙,甚至无标签可贴。傅明老先生是一位略带官僚气的退休老干部,志国是一名做事情中规中矩的副处级干部,和平是一个略带市井气的京韵大鼓演员,小凡是一名理想主义的女大学生,张凤姑是一名下海创业成功的小保姆,但志新甚至没有一个标志性的职业或者任何身份标签(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志新勉强可能算一个“失败的连续创业者”)。全家人里面,志新是一个最难被贴上标签的人。没有标签,便没有了束缚,不会被脸谱化,不需要戴面具。因为没有任何面具束缚,反而无比真实,无限可能。
一生无大事可叙,无标签可贴,这是什么呢?
是人。
虽然这样总结可能会让一些人失望,但是无大事可叙,无标签可贴,可能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一生的真实写照。我们喜欢贾志新,因为他是一个“人”,我们讨厌贾志新,更因为他是一个“人”。艺术作品中一个好的人物应该像一面镜子,让人们可以通过它审视自己。我们看贾志新,其实就是在看我们自己。
而这可能就是《我爱我家》作为一部情景喜剧最为成功的地方。因为喜剧不是一门搞笑的艺术,不是一门戏谑的艺术,而是“一门讲述生而为人的真相的艺术”——这是美国喜剧学者斯蒂文·卡普兰(Steve Kaplan)在他的著作《隐藏的喜剧工具》中给出的喜剧定义。我并不喜欢“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个说法,如果非要说喜剧有内核的话,喜剧的内核应当是人生。在同一本著作中,他还这样描述喜剧:
喜剧是关于一个普通人,挣扎在数不清的偶发事件中,虽然缺乏赢得胜利所必需的工具和技巧,但永不放弃希望。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4799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