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我和我的江湖手账 | 印象南长街

作者:端午

2019-06-21·阅读时长2分钟

314人看过
这样的一条老街,如今在北京也不多见了,趁着它还保持着原来的风貌,去走走吧。走在这样的街上,会突然有一种感觉:原来,这里真的是——北京。

最近听说南北长街以西的那一片老区就要整体腾退了,这其中也包括闻名遐迩的北京一六一中学。按理说像我这样大学毕业以后才来到北京定居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北京人,对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应该没有太多的感情。不过,2017年大年初一那天我去故宫故地重游,从神武门出宫,沿着南长街向南往长安街方向走,那种在老北京的故事里走过的感觉,还是有很多的回味。



从故宫的西北角楼,沿着北长街步行走到南长街出口的那一段路,紧邻故宫西侧的筒子河。路西是灰墙灰瓦的四合院,路东时常会出现一段故宫外面的红墙。道路两旁的树木都有些年头了,冬天看不出来是什么树,但我猜一定是国槐。街两边挂着两排节日的红灯笼,煞是好看,如果下雪,定是美景。



路上行人极少,和一墙之隔的故宫里游人如织的场面简直就是两个城市。偶有附近的居民悠闲的溜达,路旁有传统的副食店,某些院落的门口会有名人故居的标牌。梁启超、 梁思成、林海音,这些名字带出一个世纪老北京城的故事,会让人感到这是一条在历史的传说中走出来的老街。

南长街上有以前坐过的5路公交车,那是去景山公园必坐的线路,另外还有观光1线和观光2线优雅的从这里经过。看了看站牌,原来观光车只有一个方向,古红色的1线南起永定门,沿南长街向北不回头,到达景山后向东,折返南河沿大街回到它的起点站;墨绿色的2线南起前门,驶入南长街后绕行故宫一圈又回到前门,完成一次故宫环游。



虽然现在的观光线跑的都是电车,开起来无声无息,但它们复古的外貌还是让人耳边仿佛听到叮当叮当在路上的响声。我心里想着何时得闲专门去乘一次观光线,什么都不做,就象刚来北京的那年,带着地图随便登上某路公交线,任它在城里跑。

整条街上,清清静静,鲜有饭馆,只有一两家临街的四合院改成的老北京炸酱面馆,分外醒目。门帘儿里传出掌柜招呼客人的地道京腔,还有伙计象是故意把碗碟相互磕碰的清脆声音,脑海里出现一碗被肉丁炒过的浸满油的豆酱,喷香扑鼻,拌在热腾腾的白面条上,配上六七种新鲜的菜码…呃…我只有快步前行,免得灵魂出了窍,飞进了门帘儿。


走不久就看见了故宫西华门,就是常说的故宫西门。据说,当年宫里的人西行,都要出此门,慈禧逃出紫禁城走的也是此门。

过了西华门,很快走到北京一六一中学,它大名鼎鼎,是一所百年学校。当年由李大钊同志选址,一二九运动北京学联所在地,无数名人在此任教,无数名人皆出于此。相比有些学校的校训中常有让人不敢念的字,一六一中学的校训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诚真”。我在大门外一边仰慕的张望一边想:这所学校的学生该有多牛呀!这所学校的老师该有多牛呀!


快要走到南头的时候,故宫西南角楼的倩影映入眼帘,它远远高高的立在筒子河对岸,无论如何都走近不得,似乎只是扮演着这北京城五百年的背景,从大明永乐穿越到二十一世纪,远望着皇城根下的行人,换了一波又一波,来来往往,去去停停。


沿着这条别样的老街,就这么一路南行,路边的影像默默诉说着故宫西华门外的故事。西华门以北叫北长街,西华门以南叫南长街,那为什么人们总是习惯叫它南长街呢?等我从南端的大门走出来,回身望去,便有了答案,高大的红色拱门上赫然镌刻着三个大字:“南长街”。



那天特别冷,我从故宫出来的时候,相机很快冻的没电了,所有南长街给我留下的影像,都保存在我的记忆中了。

这样的一条老街,如今在北京也不多见了,趁着它还保持着原来的风貌,去走走吧。走在这样的街上,会突然有一种感觉:原来,这里真的是——北京。

文章作者

端午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4人

因美好而遇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