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网络语言的罪与美

作者:薛巍

2019-09-29·阅读时长1分钟

192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84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图 谢驭飞)


文/贝小戎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才开始上网,那时候有一个流行的网络语言叫“我晕”,意思是说对方的话让他感到无语。后来的小孩儿从小就接触网络,听到和用到的网络语言就更多了——“怎么回事”说成“肿么回事”,“什么”说成“神马”。有一位八零后跟我聊天,惹我生气,问我是不是都气得要“原地爆炸”了,听到这个词我的气就消了不少。后来我一查,这个词也有三四年的历史了,对网络语言来说,三四年已经不短了,算是很有生命力了。

网络流行语更替太快,它们刚出来的时候你用它,别人可能还不知道它的意思;等它流行一阵了你再用,可能又显得老土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的语言学家喜欢研究网络语言。《经济学人》说:“生物学家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就是因为它们的生命周期短,出生、繁殖速度快,让研究者可以在短期内研究许多代。研究网络语言也是如此:热潮来了又退,平台起起伏伏,让语言学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就能观察语言的演化机制。”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4999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甲骨文

1899~2019:120年的发现史

767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