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3 总序 | 艺术是全人类的

作者:巫鸿

2019-12-06·阅读时长4分钟

99970人看过
博物馆与美术馆,在历史上是相异而又相融的。那么博物馆与美术馆的区别是什么?看原作究竟有没有意义?我们应该如何与博物馆对话?具有中西研究和教学背景的著名学者巫鸿老师认为,艺术是全人类的,而博物馆和美术馆就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场域。在总序中,巫鸿老师将带领我们跟随人类历史上对美的追求,开启一场与博物馆的时空对话。

1.3 总序 | 艺术是全人类的

12.8MB
00:009:20

(点击以上图片,跳转至本课程介绍页,了解更多信息)

三联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叫巫鸿,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谈一谈美术馆。

怎么看展览?

十几年前我曾经写过关于美术馆的文章,在当时中国的语境下,还是觉得推动大家去美术馆,是一个重要的事儿。但现在已经不是问题或者不是太大的问题了,因为很多人确实会去看展览,而且出现了这种“网红展”的现象。

我觉得大家被美术馆或者被展览吸引,这是个好事情。但是在中国看展览还是一个开始不久的事,还需要不断发展,变得更成熟。看展览、看作品不是像赛跑一样跑到了就可以,也不是一个发个帖子、拍张照片的事情。最关键的一部分是看作品。大家发照片也没什么错误,也挺好的,但如果从这个现象能够继续推进一点,可以谈一谈作品,你今天看哪个作品最好?为什么好?哪一点对你触动特别大?我觉得这也能让大家互相交流,也可以有争论,这样就把看展览的“级别”往上再提高一些了。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1888年

现藏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有时候大家总想着最有名的作品,也会变成一种迷信。我也写过文章,所谓这些经典作品也是通过一些机制制造出来的,比如很多书都用一件作品,那件作品就变成最有名的。比如梵高的《向日葵》,其实他画了很多画,并不比《向日葵》差,但大家都用《向日葵》,发了几百万张、几千万张,所以它就变成好像“神作”一样,大家都来膜拜。其实他的好作品有很多,去梵高美术馆可以看到。

好在学习美术,很多是可以自己学的。只要有心,多看看展览,做点功课,有点准备再去就比较好。不是说原来没学过,现在就不能学了。在西方很多人也是中年甚至晚年以后,开始对美术馆产生极大兴趣,还参加美术馆的工作,变成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

▲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 北宋 现藏故宫博物院

我们的教育传统是强调文字,好像文字才是知识,但是现代很多的科学、文化是依靠视觉的,包括我们的电脑、手机现在已经越来越视觉化。所以给小朋友们做教育,应该从小就开始接触这种视觉性的空间,比如美术馆。稍微年长一点,比如中学,在讲历史的时候可以有意把一些视觉材料融合进来

比如《清明上河图》,在讲宋代历史中就非常重要。这也是大势所趋,因为历史也不光是文字,有很多物质和视觉的内容。到大学就更重要了,因为在大学教育里,除了文字作为基础,视觉的、音乐的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通识教育。所以应该强调看展览,看实物,而不光是读书。

艺术是全人类的

中国博物馆、美术馆的出现,受了西方现代化过程的影响,日本起的作用也很大,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比较早引进了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概念,当时从中国去日本留学的人相当多,所以带回了很多这种新的概念或词汇。所以中国博物馆的出现,是一个全球性的现代化运动中的产物。

故宫博物院 古建馆 

所谓原来的西方模式现在不能说都是西方的了,整个世界上的模式都差不太多

怎么和中国的传统结合?我们有一些很好的尝试,比如故宫近几年利用故宫的建筑和环境条件来做一些展览,原来的城墙是不开放的,现在在东华门城墙上的拐角做了一个建筑展厅,我觉得做得非常好。不但内容很有意思,还把展览和紫禁城的环境放在一起。展览里还有小型的烫样,叫作“样式雷”,是原来给皇帝看的建筑小样。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展览,又在紫禁城的原境里看,既有“中国味”,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也做得很好,既有园林,又有现代的美术馆建筑,所以有一种自己的性格——苏州园林、历史文化。这些都是很好的实验和尝试。

艺术是全人类的,中国的艺术品在世界各地都有,这些艺术品对当地人的教育、对他们认识中国文化,可能有重要作用。当然在历史上出现过一些悲剧,一些不可移动的文物被强行移动,或者是因为战争、或者是盗窃,或者有人非法购藏,一般发生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比较多,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这是和殖民历史和帝国主义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很令人悲哀的事情,因为破坏了原来的艺术环境甚至艺术品本身,这本身也是一个破坏行为。所以要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通过合作、科研等方法,逐渐弥补这种悲剧造成的后果

西方人真正能够理解中国艺术的还是很少很少的,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山水画一千张和一张看不出区别。所以对国外的学生进行教育也是我们的责任,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比如中国古代的一些作品,哪怕不是第一流的。美国中到大型的城市都有 “百科全书式”的收藏,美术馆不只是关于美国艺术,而是关于世界艺术,哪怕不是最精彩的,也什么都有点。比如有中国的、非洲的、欧洲的,给一个学生比较全面的感觉。

而我们的美术馆一般就是关于中国的,从古代的仰韶文化一路下来到清朝。所以这一点我觉得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中国的美术馆、中国的美术教育怎么能够不仅仅是中国,而是关于整个世界的,这样美术馆的教育功能才能够更好的发挥。

(以上文字由巫鸿老师录音整理)

转发海报,

让我们一起推开博物馆的大门吧

文章作者

巫鸿

发表文章36篇 获得65个推荐 粉丝1056人

著名艺术史学者,芝加哥大学教授、东亚艺术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学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博物馆观看之道·世界篇

解密全球100件镇馆之宝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4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