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发刊词一 | 我们为什么阅读金庸?

作者:陈墨

2020-01-15·阅读时长5分钟

9834人看过
《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两个黄蓉为何不同?为什么说段誉、萧峰和虚竹是人类重要的抽象思维符号?周芷若和赵敏到底谁更可爱,二人为何会形成一种对峙关系?

发刊词一 | 我们为什么阅读金庸?

14.4MB
00:0010:27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陈墨,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阅读金庸小说的经验跟心得。

金庸与三联书店的渊源

三联书店是我们心目当中的一个高品质出版机构。金庸迷应该感谢三联书店的是,它在1994年推出了《金庸作品集》,这是大陆最早的金庸小说全集的出版,也是金庸小说的合法出版,而不再是盗版,使每一个热爱金庸的人都可以拥有的一套完整的金庸小说收藏品。

我的第一套和第二套金庸小说的完整收藏品都是三联书店出版的。三联书店出版金庸的小说,对金庸小说是一种极大的肯定,也是金庸小说的一种荣耀。因为我们知道三联书店对它的出版品质从来就有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三联书店出版金庸的小说,不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让三联书店进一步开拓了自己的出版的事业,使得三联书店这样一种高质量的新知书店同时接了生活的地气,使得三联书店更加名副其实。这也是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在这个平台上分享金庸小说阅读经验的一个原因。

从郭靖、杨过到张无忌

探索不同的讲故事方法

金庸小说跟其他的武侠小说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共同之处,它也是通俗文学,是武侠传奇,它同样具备武侠小说一般的特征,那就是武功、侠义、情感和传奇。它跟别的武侠小说不同的地方,就是金庸先生虽然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他的故事总是出彩,而且总是出新。

最突出的特点,金庸先生的每一部作品都想跟前一部作品不太一样,这就跟其他的武侠小说作家的生产和创作方式大为不同。

我们知道一个武侠小说家如果找着一种说故事的方式之后,就很容易会复制他自己的这种创作秘方和创作模型,然后按照这种模型不断地讲述大同小异的故事。而金庸的小说不是这样。

从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开始,他就探索历史、民间传说和他自己对武侠江湖的想象之间的连接关系。

到第二部小说《碧血剑》,他又模仿了英国小说家所写的《吕贝卡》这样一部小说,试图让故事所讲的真正的主人公不出现在小说的正文当中,而让出现在小说当中的主人公,只是作为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的一个传播者。

到第三部小说《雪山飞狐》,他又模仿日本的小说《筱竹丛中》和《罗生门》,让不同的人物来讲述同一个故事,让他们之间的不同的立场、价值观和情感都渗透在纷纭复杂、互相矛盾的这些故事当中。

在金庸探索了不同的讲故事的方法之后,然后再写出了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也就是《射雕英雄传》,树立了金庸小说在武侠作家中的盟主地位。而写出了郭靖成长史的《射雕英雄传》之后,他又写了另外一个跟郭靖的个性完全不同的杨过的人生成长的这样一个故事。然后再写出了《神雕侠侣》之后,他又写出了第三种跟郭靖和杨过性格完全不同的张无忌的故事。

每一个小说的不同,在我们后面的讲述当中会作具体的探讨。

让人物支配故事

而不是故事支配人物

在这里想要做另外一种提示是,大部分的武侠小说都会挖空心思的去讲好传奇故事,金庸当然也是这样,但金庸有一个独门绝技,就是让自己虚构出来的人物来支配自己的故事,而不是让故事来支配自己的人物。

这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让故事支配人物很容易,只要我们有一个自己的想象的能力,就能够讲出来一二三的这样一种悬念。因为读者很容易代入主人公的形象,然后就会自动的跟随主人公去历险。在历险的悬念当中,大家对主人公也有所认同。

但金庸的小说从《射雕英雄传》开始,它就不再是由故事来支配人物,而是由人物的性格来支配他自己的故事。每一个特殊的情境在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的应对的方式。就像金庸在《神雕侠侣》的后记当中所写道的,杨过跳下断肠崖,虽然在事理上是不可能,但是在情感上是可能的。也只有杨过一个人才会这么做,郭靖可能不会这么做,张无忌也不会这么做。

所以金庸小说的创作是由于金庸不仅有非凡的想象力,而且对人性也有非凡的洞察力,而且在他的精神世界当中,好像有一个人性的实验室,能够体验每一个不同主人公的体验,感受不同主人公的感受,并且理解不同主人公的理解,所以把主人公完全独立在作者的个性之外,按照主人公自身的心理特点和行为逻辑来生活。所以他写的故事不仅格外的传奇和精彩,而且值得反复的研读。

比如说郭靖的成长的故事,就隐藏着很多的教育学的原理,这些我们后面当然都会作专题的探讨。如果不是这样,金庸就很难再写出了黄蓉这样一个人物之后,他还写出第二个黄蓉。我们会在后面讨论的,《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和《神雕侠侣》当中的黄蓉为何很不一样?我相信很多的金庸迷会为两个黄蓉的不同形象而有过激烈的讨论,甚至会有人觉得第二部书当中的黄蓉是对第一部黄蓉的一个贬斥,但实际上这里面隐含着金庸对人生和不同年龄阶段人的心理的深切的体验和洞察,只有这样才使得金庸的小说跟别的小说完全不同。

金庸并不是跟他笔下的主人公完全一致的。当然我们可以说他像萧峰、像郭靖,甚至像令狐冲。但是不可能有人认为金庸像韦小宝,但是韦小宝仍然是活灵活现。可见这个作者他对不同的个性以及人性在不同的情境当中的不同表现,有着非常准确的把握能力和非常生动的刻画能力。这是金庸小说成功的最大的秘诀或者是关键。

实际上一言以蔽之说,就是文学是人学,这使得金庸的小说和一般的武侠小说很不一样,甚至完全不一样。金庸小说的别开生面不仅在于他对人性的把握和对形象的刻画,同时也在于他对人世间有一份非常深切的关注。

金庸小说的维度

金庸的小说的想象不纯粹是沿着“传奇”这一个维度来发展。其实写到中后期的金庸小说,它是把每一个人间江湖的想象都当作是真实的人间社会的一个预言或者象征。

例子就是像《侠客行》、像《连城诀》,特别是《天龙八部》这样一部小说,它是人世间的一个象征之作,也就是其中的主要人物段誉、虚竹、萧峰不仅仅是叱咤江湖的英雄或者是侠客,同时它也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抽象思维的符号。它是人类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超度人生的苦难的这样一个代表性或者标志性的这样一个人物。

这些故事和这些人物以及金庸小说的方方面面,在后面的具体的课程当中会作一一讨论,虽然不可能讨论到金庸小说所有的情节、人物和细节,但是相信有一些读者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说周芷若和赵敏谁更可爱,这两个人为什么会形成一种对峙关系,以至于在很多的金庸迷心目当中产生不同的立场,以致不同的立场的人会为此而不断地争辩,我希望在后面的讲课当中能够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回答,谢谢大家。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陈墨

发表文章99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740人

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评金庸系列”十三本等。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和陈墨一起读金庸

带你看懂真正的江湖

79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