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墨
2020-01-24·阅读时长9分钟
上次我们讲了《射雕英雄传》当中的“乾坤五绝”,今天我们要讲《神雕侠侣》的主人公杨过的形象,杨过形象与启蒙主义精神。
首先要说的是《神雕侠侣》当中杨过的形象当中有最多金庸本人的传记的痕迹,有金庸本人的投影。
第一层投影是金庸一生当中有两大挫折,两大挫折就是在高中的时候被高中开除过,是因为画教导主任的漫画。然后到大学的时候也被重庆的中央政治学校开除了,这次是因为跟国民党学生闹别扭并且打官司打到校长那里去。但校长保护了国民党的职业学生,把金庸开除了。
这两大人生挫折变成了金庸的两大情结,长时间不得纾解,一直到写作《神雕侠侣》的时候,才开始纾解他这两大心里郁闷的情节。所以在《神雕侠侣》当中,杨过也两次被开除,第一次是被桃花岛小学开除,就是被黄蓉、郭靖赶离了桃花岛。因为他骂郭靖的师傅柯镇恶是老瞎子,在那个时代,对祖师爷的大不敬确实是一个严重的罪过,所以杨过被开除了,郭靖不得不把他送到全真教去。
全真教是大中小学一体化的这样一个地方,是当年的天下第一门派,但是由于杨过的个性冲动,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那个原因大家去看,就是郭靖送他去全真教的时候让全真教误会了,他把全真教的七大天罡北斗阵都打败了,所以全真教道士对郭靖非常的嫉妒、记恨,因此报复到杨过的头上,所以对杨过有种种的刁难。杨过从来都是不服输的性格,直接跟他的师傅赵志敬发生冲突,因此又被全真教大学给开除。这两次开除是他跟金庸相似的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杨过的一生当中最大的心结是父亲之死,他不知道他父亲是怎么死的,死与何人之手,这跟金庸略有相似之处。并不是金庸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怎么死的,金庸当然知道自己父亲怎么死的,也知道死于何人之手。相同之处就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置复仇,就关于父亲的仇恨。
杨过以为是郭靖是他的杀父仇人,所以想找他报仇,最后又放弃了报仇。金庸先生他自己也是理解了历史,最后也放弃了报仇,但是放弃了报仇和内心无意识的情结仍然存在,所以他们在这一点上也非常相似。
相似的第三点是更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今天讲的主题。就是金庸先生和杨过的个性上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如果要说金庸笔下所有的主人公、所有的人物谁跟金庸本人性格最相似,那就是杨过。
杨过的个性有这么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聪明伶俐,是最聪明的人。
我举一个例子,当他和黄蓉在一起,看到郭芙一个人走来的时候,黄蓉说:恭喜郭芙,你马上要学到一个新的武功了,郭芙还不知道她妈妈说的什么,然后杨过立即说出来“一阳指”。
这里面含有三个推理,第一个推理就是看见郭芙一个人来了,而武氏兄弟本来就是像郭芙的影子一样,从来都是郭芙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发现小武兄弟没来,表明他的师叔们一定来了就是朱子柳他们一定来了,这是一个判断。
第二个判断就是当朱子柳知道武氏兄弟是他们的师兄武三通的儿子,他的妈妈又去世的时候,出于同情一定会把一阳指教给武氏兄弟,因为一阳指是南帝系统的武功,武氏兄弟的父亲武三通也是朱子柳的师兄,是“渔樵耕读”当中的“耕”,朱子柳是“渔樵耕读”的“读”,都是文人,过去都是大理国的官员,后来一灯大师出家以后,他们也跟着一灯大师出家,各自取了名号,叫“渔樵耕读”。
第三个判断就是说知道朱子柳肯定会把一阳指传给武氏兄弟,因为武三通本人是疯疯癫癫的了,肯定不会把一阳指的功夫传给儿子。第三个判断是知道武氏兄弟为了讨好郭芙,当朱子柳把武功一阳指传给他们,他们一定会传给郭芙。
所以黄蓉一下子转了三个弯,刹那间就有三个判断相叠起来,就说了那么一句话,恭喜你要学一门新的武艺。而杨过立即就指出来“一阳指”,表明杨过聪明才智的程度跟黄蓉是一样的,并且他脑筋的转速一点都不低于黄蓉,甚至比黄蓉更多,因为黄蓉还是了解她女儿、了解武氏兄弟,杨过只是一个旁观者,只是年少的时候跟他们一起生活过,所以杨过的聪明伶俐的这一点不用多说。
杨过的性格第二个特点是冲动偏激。
在大部分人看来这是一个缺点,因为杨过自己的口头禅或者自己的名言就是:谁对我好,我就对人好;谁对我坏,我就对他更坏。他是这样一个人,做事也冲动,包括我们刚才说他之所以被桃花岛开除,就是因为他在愤怒之下大骂祖师爷柯镇恶是老瞎子,他不能克制自己内心的冲动。冲动是他性格的一部分。另外他很偏激,就是他对人好的时候,就把你当成好朋友,什么都教给你。对人坏的时候,他就要战斗到底。
偏激和冲动的性格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描写一个自小孤苦的少年本身的心理特征,聪明的少年尤其喜欢冲动、喜欢自我炫耀、喜欢自我显摆,所以难免会有冲动,而且因为他脑筋转速快,所以他冲动的能量会比别人更足或者更多。偏执是因为他从小缺少一个综合性的教养,因为他出生之前父亲就去世了,妈妈又在他几岁的时候去世了,他从小自己养活自己,如果没有一个偏执的精神,他很难在人世间存活下来,所以他偏执的性格也影响了他的一生,这是他的第二个性格特点。
第三个特点是坚毅勇敢。
坚毅勇敢这是一个内在的精神气质,他坚毅的一面体现在杨过的一生充满孤苦和磨难。刚才说他父母亲早逝,又说到他好不容易碰到郭靖黄蓉这两个人,但他们又很快把他给送走了。然后又送到这个全真教去,结果又被赶走了。最后再送到活死人墓去,活死人墓是一个黑暗和冰凉的世界,因为小龙女在开始的时候对他不苟言笑,完全没有任何情感,是要结冰的那样一个温度。好不容易到最后自己练成武功的时候,胳膊又被郭芙给砍掉了,变成一个独臂人,年轻的一个帅哥突然失去了一个臂膀,作为练武的人或者作为一个青年人失去一个臂膀,这当然是最大的这样痛苦。
而更大的痛苦就是他自己的恋情,也就是他一生当中最大的一个支柱,却不能够见容于现实世界,黄蓉和郭靖都以礼教大防为名,劝他跟师傅小龙女分手,而小龙女也为了杨过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人尊重,一次一次地逃离杨过。
所以杨过整个故事当中始终是一个孤苦的背景,但是他始终没有趴下,也没有被这些磨难和孤苦所打倒,始终是在咬着牙去自己成全自己、教育自己,在独臂的时候他发现了独孤剑冢,然后拿到了玄铁重剑,然后他在海潮当中练功,他一个独臂人一直练到比双臂人力量更大,武功更强的程度,这充分体现了杨过的坚韧和勇气。
孤苦和坚韧最后融为一套他自己独特的武功,就叫做“黯然销魂掌”,“黯然销魂掌”这套武功不仅仅是对杨过人生的描述,更是对杨过心理状态的这种描述。 因为“黯然销魂”这个词就取自于南北朝,是江淹的一个别赋,就分别的“别”,别离的“别”,别赋的第一句话就是“黯然销魂者别而已矣”,就是他始终跟自己心爱的人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跟父母更是永别。黯然销魂这种状态就是他心理的常态,同时也是他人生一个普遍的状态,幸亏他有坚韧勇敢的一面,使得他能够在人间坚强地活下去,并且活得比别人更好,活得比他本来的命运更好。这是杨过性格第三个特点。
杨过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第四个特点,是深情狂放。
深情狂放这也是最像金庸的一点,金庸虽然在社会上温文尔雅,对社会的礼仪规范非常娴熟,但金庸先生内心非常接近杨过,是一个有火热情感并且向岩浆那样不断沸腾的一个人,只不过金庸先生比杨过要善于控制自己,所以平常你感受不到,只有特殊的时刻,某一个小小的时段才能感受到。
而杨过的这种深情随时随地都会喷发,见到每一个姑娘,他都会用自己热情的温度去感染人。
所以一个香港女评论家有一句话,叫做“一见杨过此生休”,就是见到杨过以后你会被他的温暖所吸引,被他那种特别的个性气质,就是英雄气概、孤苦气质综合起来的那种气质所吸引。但是杨过只能爱一个人,所以其他的姑娘这一辈子就瞎了,像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等等,完颜萍还好一点,完颜萍后来就嫁给了武氏兄弟的小武,所以她还找着一个替代。包括郭芙、郭襄,她们都是被杨过的深情狂放所感染。这个温度后面我们还要做更详细的分析,我们有一个专门谈论杨过和小龙女情感的专题,到时候会再做更仔细的一个分析。
杨过身上的狂放跟前面的勇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他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就是他是反叛者,杨过是金庸笔下一个著名的反叛者。
首先是反叛礼教大防,在他的那个时代,徒弟跟师傅结婚是一个违背礼教大防的事情,郭靖也指出这一点,但杨过坚持说他没有做错事,没有害人,要坚持跟师傅、跟姑姑恋爱结婚,这是反叛的一个层面。
反叛的第二个层面实际上是子一代对父一代的反叛,因为郭靖是杨过的精神之父,所以杨过对郭靖、黄蓉的对抗,实际上是年轻一代对父一代的对抗,这是符合现代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因为代际之间的关系总是随着年轻一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一种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以及文化理念种种的不协调,存在种种的对峙或者对抗状态。而当中作者是站在杨过的这一面,而不是站在父亲那一面,这是金庸他思想观念、思想立场转变了。
第三层实际上是人性对礼教或人性对规范的反抗,这是一个象征意义。例子就是杨过到绝情谷,这部小说当中有个绝情谷,绝情谷是古典中国的一个蜡像馆,古典中国的意思就是完全按照那种刻板化的伦理规范生活,所以不许动情甚至不许笑。
绝情谷的人都是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从谷主公孙止一直到公孙绿萼见到杨过之前,他们都不会笑,所以完全不动情、不动心就压抑和克制人的自然天性。绝情谷里是这样一个世界,后来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世界,因为人性被严重的压抑,到最后爆发出来,就变成了一个邪恶的爆发,而不是一个正常的人性的实现。
在这一点上我要引进一个现代启蒙主义理念,我们刚才说到杨过的形象有现代启蒙精神,是因为现在启蒙的思想家卢梭,法国的思想家卢梭,他有几本书——《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他有一个核心的观念,就是自然天性是至宝至贵的东西。
在卢梭的书当中,自然人要远远比文明人,就比他所生活的中世纪末期那个时候的人,被伦理所压抑的人更可贵,自然人才是学习的榜样,所以人的自然天性不管是什么样的,它都是宝贵的。这是启蒙主义的一大基本特点。
第二大启蒙主义基本特点就是在集体和个人当中,过去是集体压倒一切个人的需求和欲望,而现代启蒙主义者或者现代这种人文精神的一个要点就是个人的自我实现的要求或者需求大于集体的规范,而集体规范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自我实现,实现每个人的个体性,让每个人个体性得到张扬,一个就是人的自然天性,一个是个性,这就是杨过形象的一个特点。
在《射雕英雄传》当中,郭靖是要活成别人的榜样,而在《神雕侠侣》当中,杨过是要活成他自己,活成最好的自己。所以总结起来就是,郭靖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牺牲自我”;杨过是至情至信,实现自我,牺牲自我和实现自我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
所以在杨过的形象当中,有太多金庸先生作者他对现代人文精神的思考和对启蒙主义的接受,并且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生感受都画在了杨过的形象当中,所以我们说杨过的形象有太多金庸的影子。
所以我们讲了杨过形象的几个方面,一个是他有金庸的影子;第二个是他的个性有几大特点,包括他的聪明伶俐、冲动偏激、勇敢坚毅,还有他的深情狂放;最后一点说到了杨过形象的意义,他是代表着现代启蒙精神人天然的人性和个性的自我实现,这就显示出来非凡的意义。一般的武侠读者可能不会去关注,但是要把它当做一个文学作品来说,我们必须关注这一点,不能够忽略它这个深度和它深度的光芒。
关于杨过我们就说到这里,下一次我们要说到《倚天屠龙记》当中的主人公张无忌。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发表文章99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740人
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评金庸系列”十三本等。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