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空溢彩
2017-12-10·阅读时长3分钟
一口气读完了《胜者思维》。这是一篇具有现实意见和全球视野的著述,金一南先生以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独到的见解,对当前国际热点和中国策略进行了深刻观察和宏观解读。最重要的感受是:没有一劳永逸的和平,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奋斗。在历史转折的档口和危机处理的风口,“关键少数”必须有大战略、大视野、大担当,而一切积累都必须在转折和危机到来之前完成。
什么是胜者思维?在这个风云激荡的世界,我们靠什么护卫国家、保卫和平、实现复兴?为什么要锻造一支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胜利之师?如果说,我们现在还有差距,最关键的差距是什么?
成吉思汗说,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彼岸。毛泽东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任正非说,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书中说,即使在最黑暗、最失败、最无望的时刻,内心也有一杆胜利的旗帜呼啦啦飘扬。这就是胜者思维。其实,我以为,胜者首先是不败,是面对危机有办法,攻坚克难有担当,爬坡过坎不怕难,泰山压顶不弯腰。落后可能挨打,贫穷可能挨打,富起来的中国如果没有防御力则更容易被逼压被掠夺。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说,面对战争的不可预见性,优秀的指挥员必备两大要素:第一,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具有能够发现一线微光的慧眼;第二,敢于跟随这一线微光前进。能够发现微光,是智慧;敢于跟随前进,则是勇气。我们现在没有在最黑暗的时刻,但是我们的国歌里始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书中“关于将军的产生”中有一则韩先楚的故事,读过之后荡气回肠。记述的是1950年攻打海南岛的故事,4月16日开始攻岛,5月1日海南岛解放,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第七舰队隔断台湾海峡……历史总是在一瞬之间改变或者决定航向,如果没有韩先楚的坚持和决心,或许就不是我们今天的现状。这强调了一个“战将”在关键时刻的担当和勇气。
如果军事也是一项工作,那么激情和血性则是必不可少的。书中引用林彪的话“战术有千百条,头一条就是“肯打”。离开了“肯打”,纵然妙笔生花,也全是白扯。离开“肯打”,一切皆空。在现实的工作和学习中,一个“肯”字是多么难得和宝贵。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要求大伙儿撸子袖子加油干,则必须“想在一起”,凝聚起“肯”的力量。作者借用军旅作家朱苏进关于韩先楚的描述,得出“别无选择而后成大器”的结论。对应现实的是,我们今天可能选择的太多了,碎片化地栖息,多元化的思想,名利世俗的诱惑,退路太多,杂念太多,缺少了一条道走到黑的心甘情愿和坚韧付出。
领导者的责任和素质是什么?什么是领导?书中说,在一定社会组织和群体内,自上而下率领、领导、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下属活动的人,这叫领导。领导这个外来词,一个是leader,就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人,带领者、领路人;一个是guide direction,指引方向,可能没有走在前面,但是告诉大家前进的方向。具体到现在的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不就是把方向、管大事、抓协调、保落实吗?要带领大家前进,给大家前行的希望。所以你不仅能够给大家一个够得着的“小目标”,还得有中期、长远的标杆,领导者要提供思想、提供意志。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做的结论中说过:"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做领导。
看得最酣畅淋漓的地方是说韩先楚,最念念不忘的是陈伟文,那个在1988年“3.14”海战中一举拿下的七礁八点,为今天南沙群岛留下的巨大资产。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机遇永远是一种无形的巨大资源。
最好的反危机策略就是以危机对付危机。书中记述了许多这样的案例。如果读过,一定会给你启发。就不在这里絮叨重复了。
——《胜者思维》其实是让我们不败,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能够看见亮光。如作者所说,你最卑微、最没地位、最不重要、最不被人看中的时候,是你时间最的时候。积累,要在机遇到来之前完成。
——《胜者思维》其实是让我们不惧,当危机四伏或者扑面而来的时候,你能够担当,有相当的自信和必备的战略。如作者书中多次引用《醉古堂剑扫》里的话:君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不疑。
——《胜者思维》其实是让我们不凡,每个人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在忙碌疲惫的人生里,你一定要用最大的精力去关注最关键的事,因为这才是成功的关键。你要在关键时刻有关键作为,因为历史每一个重要时刻都是这样造就的,被历史铭记的人也是如此。
发表文章34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21人
日子如水,心情是天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