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琪
2017-12-11·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724个字,产生5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一处鲜花集市
如果让一个人回忆自己与鲜花的故事:你什么时候第一次收到鲜花?什么时候第一次给人送花?什么时候第一次为自己买花?你童年时在故乡摘过的野花,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有香味吗?……我想,大多数时候,回忆之人的嘴角是含着微笑的吧。她们的目光会因为回想而变得悠缓透彻,记忆像一条牵动嘴角上扬的线条,那过往时光中紧贴心扉的人和事,那些或欢乐或叹息的时刻,便会一一浮现。
世界上很少有一种物件,像鲜花这样。它们来自土地,却被人类看作自己情感的代言物。
我们人类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肢体动作,可是有一些时刻,我们却相信:鲜花比语言或动作,都更能表达我们的内心。那些未及说出口的句子,那些已经说出口却收不回来的词语,那些对未来生活的赞美,那些对过往爱人的怀念,都在这种物件中,找到了寄托。捧着鲜花的一刻,人们便短暂地占有了极致的植物之美。
鲜花是植物“发明”出的一种信号。立地沉默的植物无法吱呀乱叫,也难以挥动手臂或是拔腿行走,它们需要想出个办法,让拥有翅膀或能走街串巷的小鸟和昆虫替它们完成繁殖。于是一部分植物拼命释放出自己最大的魅力,用艳丽的色泽或是蜜糖般的芬芳,吸引授粉动物。而我们人类,也经受不住诱惑,我们用剪刀剪下花朵,剪下植物最为艳丽的生命时刻,来装点我们的生活。
我们安排火红的玫瑰表达爱情;我们委托白色的百合代表纯洁、黄色的鸢尾负责友情、蓝色绣球表达希望;我们用粉色康乃馨祝福母亲,用君子兰称赞朋友……我们让花儿在人类所有积极的情感序列中,各司其职。
可是,当你走进自家附近的花店,或者一头扎进自己所在城市的鲜花交易市场,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花儿是经过育种者、种植者、销售者怎样的层层挑选,才有机会进入你的视野?一个与消费者见面的新品种,不仅要在实验室和实验田里经过几年到十几年的筛选,还要在残酷的市场测试中战胜其他强劲对手?育种者是怎样撒下几十万、几百万粒种子,倾注心血与情感之后,耐心等待鲜花开放与新品种性状稳定的时刻?
当鲜花矗立枝头,它需要人们付出足够的耐心静候花开;但是一旦离开枝头,它们便开始了一段与时间赛跑的旅程。离开枝头,鲜花就开始走向死亡,我们却希望时间在它们身上停留。
发表文章49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1635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