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读感周刊丨想领悟中国文学经典,务必听一听它

作者:中读推荐

2020-03-01·阅读时长5分钟

1761人看过


在提升人文素养成为中国社会普遍关切的当下,中国文学经典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关注。侯会教授长期关注文学教育,他认为,孩子的语文教育是“为人生打底子的工程”,其专门为孩子撰写的传统文学引介性图书在中国大陆乃至台湾引起反响。


三联中读精心将中国文学的经典内容浓缩成100讲音频课,使孩子们能够随时随地收听和了解中国文学经典。


这不仅仅是为孩子们讲的故事。通过亲子阅读,家长也能与孩子一同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品味中国5000年文学史上的华彩篇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爱好文学却没有深入了解的家长来说,这也是一次重新补习文学、提升自我的机会。


文化是一种熏陶。亲子共读中国经典文学,不仅能够增进亲子感情,还能打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使孩子受到更强烈的传统文化熏陶。


侯教授说,“耳读书则聪,目读书则明。”在中小学课业繁重的今天,“听书”无疑是一种在零散的课余时间品读经典的有效方式。尽管中小学的课堂上也在教授经典文学,但缺乏脉络感和历史背景的介绍,孩子往往“旋读旋忘多废失”。这堂课按时间顺序梳理这些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作品,能够帮助孩子把课堂上得到的零散珍珠,穿成一条闪闪发光的完整项链。


在收听本课时,不少中读听众表示,侯教授的课程内容不仅富于知识性,又不乏趣味性,本课是对亲子共读中国文学经典的有益尝试,为孩子学习经典提供了便利。中读君撷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读感,集合成这期读感周刊。


(以下是中读君在中读专栏“侯会·中国文学经典100讲”的读感区搜集到的一些优秀读感。)


▲侯会

领悟文字的优美和哲人的思考

@静以致远

喜欢阅读文学经典,可以去领悟文字的优美和哲人的思考。文学经典100讲,不仅是文学,还是历史,特别适合孩子们去感受经典的魅力。


站在父母的角度 

@Lynn🌟

侯老师是一位很有心的老师,站在父母的角度来介绍了此课程的源起。侯老师把讲故事的层次拉高到了文学史的层面。读经典,更精采!


把文史哲串起来 

@Wulanlainie

老师讲课的风格能很好地把历史、文化、文学、哲学串联起来,而且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把整个文史哲串起来。听着津津有味。

轻重缓急恰到好处

@陈立萍

喜欢听老师的声音。轻重缓急恰到好处,能听清听懂。娓娓道来,非常亲切,适合孩子听。



文学史和文学经典相应相承

@139*****955

现在的语文课本学习都是经典文学作品节选摘录,都是不全面的,课堂上老师讲课时间又有限,很多孩子对文学作品特别是文言文不能理解就是对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不了解,所以学习文学史和文学经典是相应相承的。虽然自己大学专业是师范汉语言文学,但是从事的工作与大学专业已相去甚远且毕业已十几年,如何用讲故事有趣的方式来和孩子探讨中华上下5000年光辉璀璨的文明,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给自己继续学习的好机会。


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139*****297

非常喜欢中读的这个栏目,女儿平时作业量大,尤其在数学英语上花了大量时间,我为此很感焦虑,希望她能亲近中华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语文学习是为孩子打好底色 

@tmg

很赞同老师的如下说法:语文学习是为孩子打好底色。这100讲以时间为经线,将散落于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文学家,系统地串了起来,成为一串熠熠生辉的珍珠,呈现出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


反复听,重点听

@贵臣

和孩子一起听侯先生讲中国文学经典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让孩子对中国文学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文学经典中,学习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这种“听”的学习方式时间灵活,还可以反复听,重点听。好!



睡前故事太重要 

@151*****137

两周前就看到了微信推送,觉得实在是太好,我们家有一岁半的小朋友一枚,每晚睡觉的时候,我就不知道怎么讲故事,总觉得睡前故事太重要,不能乱说,刚好有了这个音频,实在太及时。


受益匪浅 

@Wendy

虽然这个课的设置主要是给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可是作为一个成人,我觉得听这样一个系统的文学经典课程也一定会受益匪浅。老师提到古人说“耳读书而聪,目读书而明”,我很认同老师提出的阅读书籍与听书结合的方式。


先给自己听,再给孩子讲

@梧桐羽

孩子还小,先给自己听,以后再给孩子讲呀!都忘得差不多了,再从头开始学习,不要以后被孩子问倒了。


寓教于乐

@文良颜丑

我不是宝妈,但在预备做宝妈的路上。我本人很爱文学,也觉得中国经典文学对于培养孩子的文学兴趣以及审美情趣很有帮助。老师的课寓教于乐,听他的故事可以帮我梳理一遍文学史,也为以后启蒙孩子提供一些经验。


系统的文学教育

@画眠剪影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80年代末入学时家里条件不好,很难在幼年时接受这样系统的文学教育,在整个求学过程中我几乎是寻找一切可寻找的资源,就这样磕磕绊绊走到了教育这个行业。现在侯教授的这个平台给了我重温的机会,也给了我孩子系统学习的机会。

 

迫不及待地补起课

@Liao Zhengxin

以时间为线,将这些文学经典穿针引线,呈现出完整的文学发展脉络,作为成年人的我,也被深深地吸引,迫不及待地补起课来,虽然当年的我们没有这个条件,但所幸今日遇到还不算太晚,一边给孩子打下基础,一边回忆当年的青葱岁月。



想要的生活

@云卷云舒

喜欢文学,总觉得上学时学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今天的学习,看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感觉特别亲切,我忽然间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从另一个角度重读历史

@王小笙

文学是文化的根基,也是道德和价值的最佳获得地。纵观华夏文明,几千年汇聚起了深厚的积淀,也使得中国人形成了厚重的历史性格,无论是民族还是国家,在各方面事件的处理上都是极沉稳的。从了解文学名家开始,再次回味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因子,也从另一个角度重读历史。


一起重温经典的美好

@安之若素

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熠熠闪光的文学巨匠,数也数不清。对于刚刚开始学习中华文化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课程,父母也适合一起重温经典的美好。


文学家如何书写历史

@yan

文史从来不分家。想了解这些历史背景里的文学家,也想了解这些文学家是如何书写历史。


在中读 App 的读感区,华丽精美的文字不是必须,波澜壮阔的经历不是必须,只要你真情流露,坦诚倾诉,无论多么朴实无华,都将是一期一会的【读感周刊】的不二选择。

点击下图,浏览本专栏目录页


文章作者

中读推荐

发表文章927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4228人

精选内容推荐,分享最新的热门好知识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侯会·中国文学经典100讲

提升孩子人文素养第一课

412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