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读感周刊|听葛剑雄讲有趣有料的中国史

作者:中读推荐

2020-03-31·阅读时长8分钟

2420人看过
中读君在葛剑雄老师专栏的读感区搜集了一些优秀读感分享给大家。

学习历史,不仅是学习知识和故事,更重要的是学会认识历史的推理逻辑和思维方法。

在这门课中,中国历史学术界的著名专家葛剑雄通过对50个关键词的讲解与剖析,为大家提供了通往历史现场的一系列入口。

研究中国历史面临两大难题,第一,历史长,范围大。如此时间与空间跨度的复杂程度是难以全面了解的。第二,历史是有选择和有意识的记载,历史留下的官方史料是胜利者的书写,这些记录离不开记录者了解的范围和立场。

那么今天如何复原历史、了解真相?葛剑雄老师提供了有趣的打开方式。在纷繁复杂、悠久的历史中间,葛老师选了50个关键词,这些题目中间有的宏大,比如说疆域、政区、人口、首都、朝代,还有像我们大家长期以为都已经很了解的,像长城、运河等等,但是也选了一些小人物、小事情,或者某一个细节,让我们从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来了解中国的历史。

在课程更新到现在的这段日子里,很多听众沿着葛老师讲述的有趣有料的历史故事走下去,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在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希望大家在收听和分享中,对于历史的纵深能够了解更多,对于当下的思考也能更加立体和全面。

(以下是中读君在葛剑雄老师的中读专栏“不一样的中国史:50个关键词俯瞰历史风貌”的读感区搜集到的一些优秀读感)

通过课程接近真实的历史

@李平

葛老师这个角度是我渴望的。因为以己度人,我们自己亲眼所见未必为实;我们哪怕是亲历的事件,描述或记忆会有讹误;我们下笔会有偏颇(因为个人好恶和认识水平)……总之,无论主客观原因,我们看到的历史只是记载者的个人裁定。那么,我们如何从已知了解尽可能的真实?期待葛老

以点带面进入中国史

@Wendy

很喜欢这个发刊词,朴实中肯,完全符合真正的学问人严谨的态度。老师策划的不一样的全球史我一直在听,非常喜欢那门课的结构和选题。而这门中国史选择50个主题,以点带面,相信可以把按照便面学的历史重新联系组合起来获得新的认识。 

跟“大家”学习

@139*****311

我曾在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的国学论坛听过葛先生的演讲。葛先生不愧是大家。这节课讲“中国”,脉络十分清晰。从中我们不仅学到历史知识,也学到考古、文字学、文化、民族、地理等方面的一些知识。

“中国”背后的历史意涵

@蜂蜜

原来,“中国”这一听着理所当然的称呼是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呀!葛老从国宝何尊的发现到“国”、“中”两字的解释,联系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对大小国家的称呼,亦或是指代中原地区,再到“中华民国”正式确立为法定称呼,“中国”二字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不听葛老讲解是不会晓得的。

文化的代名词

@Chen Shu

初次深入了解“中国”一词的起源和深入含义,而不仅仅是一个缩写和代名词。曾经有读到学者点评说,“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种文化的代名词。这种文化源远流长,未因政权的变化而消亡”。今日听课后更能理解其深意 

“一尺之棰”与赛先生

@韬韬

一尺之棰这句话,体现了微积分的原理,是我们的先人在相对单纯的环境里,凭借天赋,让认识接近了科学。但最后我们自个儿却没好好对待赛先生,让先生到西边点了团火,终成燎原的文艺复兴。 

由历史对当下“移民”的思考

@Cigma

这章的切入点是先民的地理学说(地理神话?)“九州”和思想实验“一尺之棰”,最后通过解释产生学术繁荣的时代背景,引申到秦国的人才引入政策。

讲到人才引入,我就想起前几天国家就《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征集意见,但是新闻底下的反响并不好,至少我看到的评论都是不希望国家宽松对待移民。个人感觉是因为评价体系模糊,以及因一贯对本土人士和外国人士区别对待而积累起的不信任。

我当然知道应该引入人才,但是平心而论,和我抢面包的人还是越少越好,何况如何保证引入的是人才而且能为国所用呢?同理,现在的美国人对移民又何尝不是这个感受?不知道当时的秦国土著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呢?

这样一想,要引入并实际启用外来人才其实还是需要很大魄力的,秦国因为有人才引入的传统,有富国强兵的强烈需求,并且引入的人才至少还与自己处于同一个中原文化覆盖下,才能实现。

观点新颖

@ZHX0524

葛剑雄教授这个“同样需要感谢鲜卑族血脉的祖先”的观点确实新颖,但言之有理有据。确实,就连现代的分子生物学也可以证明,汉族的形成并不是单一血脉形成的,我们不能否认曾经非汉族的少数民族对于汉族壮大发展起的作用。

在思路上继续练习

@铃儿响叮当

今日收获:首都的选择谋划御外治内,粮食供应,人口规模和结构。历代都城迁徙形成了从黄河上游到下游的规律。江南地区的开发与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地形地势的限制,决定了都城的所在吧。(我自己梳理起来语言思路还是不清晰,需要加油呀,多练习。) 

成为首都的复杂条件

@lutuo

听葛老师娓娓道来一段历史,相当充实有特别意味。具有强势军事优势的长安古城之所以被弃首都地位,洛阳、开封、南京之所以不具备地域优势,也被选为首都,首先就是粮食与物资的供应便捷。一方面是由于地理交通环境,另一方面是因为北方连连战争之后,南方作为耕种和其他物资生产的重要产地,增强了首都对其的依赖。同时对内对外各种综合因素之下,人口迁徙流动也是必要的,充实或监管。同时也需要加强人工筑造。 

以变化的眼光看历史

@182*****267

葛老师一真在强调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历史。长城功能在变化,从抵御外敌到废弃再到重要文物。统治者对待长城的策略在变化,从完全的政府行为到调动民间力量。另外,看事情不能看表面,修长城只是暴政的一小部分,而孟姜女传说完全夸大了这一暴政。民间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往往看不到那么深。很多信息是缺失的。 

历史的多个侧面

@小肥羊

长城在英语里面用了great,显示了西方对其的赞扬。我想这不仅是感叹其体量和历史,也是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吧。尽管现在看来其更多像形象工程,但劳动人民的努力不可抹杀。不过从秦朝长城的质地而论,似乎孟姜女哭倒也是可能的

解开缠绕已久的迷惑

@139*****582

就住运河边,但对运河的了解却只有教材里写的那么点儿:京杭大运河;两头分别叫通惠河、惠通河;隋炀帝;漕运;粮食生命线……哦,还有,北京烤鸭的鸭子是跟着运河的船来的北京……记得某位老师曾经在课堂提问,中国的大河多是东西走向,开凿这么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运河,如何解决水路交叉的问题?还有,怎么过山过坎?当年是没有深思,也没有得到确切的解答的,葛教授短短一节课,解了不少惑。

打开看世界的新角度

@WHWH

作为一个杭州人,也是第一次听到运河的不利之处,毕竟小时候历史课本上都是只写好的一面而且很简单。谢谢作者的详细介绍。很喜欢这种多角度看事物的方式

了解了故事背后的原因

@135*****725

学生时代历史课上只是简单说了一下隋炀帝开放大运河的事件,但是怎么去运输的,后面因为什么原因废弃的都没有提及到。听了这节课的内容这些疑惑都解决了啊

葛老师讲得好

@艾

北京这一段的运河据说今年就恢复了,是为了旅游吧。我觉得葛老师讲得好,恢复与怎么恢复,其实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不是一味地复古,或者一味地考虑经济。如此我们的很多遗迹可能会更有历史味道和文化底蕴。否则就把原来真的弄成假的,比如现在在很多历史遗迹周围建了很多的所谓复原。结果就像是用一堆红绿塑料袋包着一颗珍珠,不仅没有衬托珍珠,反而让珍珠被埋没,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含义。痛哉!

见微知著

@劲劲牛

驿站制度设计的缺陷和腐败的滋生,也许可以看做:明朝晚期财政政策的设计和执行有所疏漏的一个折射,如果细究探寻,存在问题的部门应该还有很多,本节可做见微知著。

对高考移民的感想

@824

读了葛教授这篇讲解古代户籍制度的文章,有点惊讶,原来高考移民古已有之。看来在某些方面,历史的变化还是很缓慢的。

现今社会,人口流动性极大,户籍制度也得与时俱进,进行改革。

开启新兴趣

@139*****949

“江西移胡广,湖广填四川。”孝感麻城乡、山西洪洞大槐树、南雄珠玑巷,江西瓦屑坝、苏州阊门、山东枣林庄,这些标志性的移民迁移出发地,通过葛教授的讲解记住了。也多了一份个人想探源的心情。

未知的美好情愫

@157*****205

葛老师说的真好,移民的出发地没有必要考量是否百分之百的真实,因为她本身就蕴含着美好的情愫,希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能够更好的的传承,炎黄子孙应为此尽绵薄之力。

文化凝结人心

@Wendy

以前一说到“五胡乱华”,总是有点悲壮的感觉。但是今天听了这一讲,才觉得其实就像老师说的,应该用一种更客观的视角来看待。记得以前就有老师讲到中国其实是靠文化凝结人心,而不是简单地靠DNA。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如此。这一讲里老师提到刘渊的汉化,那真是和汉人没有区别。也让我想到就像耶律楚才,笃信中国传统的儒家和汉传佛教。这也正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也正因为此它才会如此生生不息。我们一定不要丢了这好传统,不要人为地把它变得狭隘了。

喜欢老师的逻辑论述

@是昔

老师讲的真好呀,开头以“不教胡马渡阴山”开头,到最后通过整篇的讲解告知了我们“不教胡马渡阴山”的根本策略从来不能只靠一个龙城飞将,而是要通过一个大的政治策略。 

收获颇丰

@Patty

今天听了葛剑雄老师关于移民的课程,收获颇丰。比如下南洋,走西口,湖广填四川等等概念都有了更清晰的理解。黄河中下游气候土壤条件仍然很适宜的时候,培养人们安土重迁的观念。而后来由于少数民族南下征伐,中华民族被迫南迁,拓展到了南岭以南。而明朝建立后由于北京作为都城建设的需要,大批人口又迁往华北平原一带。后来清朝东北三省对汉族开放,也吸引了大量汉族移民,建设了东三省。

对人口与土地的思考

@原上草

谢谢葛老师!研究中国历史,人口和土地是二个重要的因素,人口少而土地足时,休养生息,多为盛世;人口多而土地兼并严重,耕者无其田,产生大量流民无法安置,多易发生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进入历史之循环。

刷新认知

@橙子

不听老师讲解,还真可能会觉得像红楼梦这些书写的,误以为古代都是大家族,其实如果从每个家庭来看,一两个孩子还真是比较平常的了。

在中读App的读感区,华丽精美的文字不是必须,波澜壮阔的经历不是必须,只要你真情流露,坦诚倾诉,都将是一期一会的[读感周刊]的不二选择。


点击下图,浏览本专栏目录页👇


文章作者

中读推荐

发表文章927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4228人

精选内容推荐,分享最新的热门好知识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葛剑雄·不一样的中国史

50个关键词,俯瞰历史风貌

279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