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学对同志题材的描写可以追溯到五四时代。叶鼎洛(一八九七—一九五八)的《男友》(一九二七)写一个男教员和男学生之间的暧昧情愫,既真切又感伤。庐隐(一八九八—一九三四)的《海滨故人》(一九二五)则写大学女生相濡以沫的感情以及必然的失落,淡淡点出同性友谊的惘然。以今天的角度而言,这些作品游走情爱想象的边缘,只是点到为止。主流论述对同志关系的描述,基本不脱道德窠臼。重要的例子包括老舍(一八九九—一九六六)的《兔》(一九四三)和姜贵的《重阳》(一九六○)等。后者将一九二○年代国共两党合作投射到同性恋爱的关系里,熔情欲与政治于一炉,在现代中国小说独树一帜。
07-11 09:14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