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童年,在世俗的观念里意味着人生中最纯真幼稚、无忧无虑、被所有人宠成宝贝的一段时光。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心理学认为,成年人性格的形成和行为的表现,都能在童年的经历中找到根源。不论一个人的性格是坚定刚毅、乐观开朗,还是内向寡言、自卑懦弱,都是童年生活中的某一段经历在人的记忆中留下的结果,尤其是这个人是怎样理解这段经历的。所以说,其实我们的记忆都是选择性记忆,我们只会去记住那些对我们有意义的事情,不论是正面的意义还是负面的意义。我们怎样理解这段记忆,就会怎样判定它的性质,到底对我们是好还是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有缺憾的,区别只是有些人的缺憾更多,有些人的缺憾更少。我们每个人都在带着童年的缺憾成长、成人,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在寻求与自己和解,与童年的缺陷和解。在寻求和解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积极正面地去理解缺憾,我们就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成全自己,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如果我们对童年缺憾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伤害自己、伤害他人。

12-31 15:59

顺势而为、心心心、罗曼蒂克史12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