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横贯能力,是指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所需要的通用能力。新课程描述了七种横贯能力,分别为:思考与学习的能力;文化识读、互动与表达能力;自我照顾、日常生活技能与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多元识读;数字化能力;工作生活能力与创业精神;参与、影响并为可持续性未来负责的能力。任哈佛教育学院客座教授的芬兰教育专家帕思·萨尔伯格(Pasi Sahlberg)说,横贯能力看上去抽象,其实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与横贯能力培养相关的一大教学改革就是“现象教学”。蔡瑜琢说,新课程中仍以分科课程为主,还是会继续教授数学、历史、艺术、音乐和其他课程,因为这是横贯能力的源头。不同的是,改革后会将横贯能力渗透进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之中,而且各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跨学科学习模块,即基于某种现象的教学,如芬兰独立100年、移民问题,或是学校附近新开通的地铁,在其中涵盖语言、地理、科学等多学科。
09-27 19:52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