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一进入宋代,一些书法家们即开启了对于唐楷的批判,如米芾所言唐代几大著名书法家“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但随着字体演变结束,楷书从唐代开始成为汉字书写的基础字体,无论是它的点画风格和笔法特征,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隶书与草书中,只是偶尔出现提按,绞转与折笔是占主导地位的笔法。频繁的使转是隶书用笔特征之所在,它也有利于草书的连写,但不是能适应点画简洁的楷书的要求。”《邱振中书法论集: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一书分析道,绞转是一种均匀、连续的行笔方式,对于楷书这种“用笔的重心移至笔画端部及折点,适应方折分明的结构”的字体来说并不适用。相比之下,提按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在端部及折点这样的夸张处按下,然后上提,“既能使点画更为醒目,也能弥补因绞转减少,笔画平直所带来的审美的损失”。
01-02 09:11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