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茶与逸士已经成为中国人骨子里的强烈精神符号,有兰一样气质的君子,能通过自己的淡泊之眼格外精准地看到民族灵魂深处的精髓。譬如《茶经》的作者陆羽,本是寺院收养的弃儿,在离开寺院后曾经一度成为伶人。陆羽对茶的见解是开创性的,他性格中的不妥协与决绝成就了《茶经》,也同时因为不屑于李季卿的物质与势利写出了《毁茶论》。可见茶在最初与兰一样,在骨髓中虽然脱胎于有型之物,但已上升为某种精神符号了。
02-15 21:47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