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提起中国的书画史,我们常说“书画同源”,很多水墨画中甚至会用到书法的笔法来表现。当然,这些是形式上的,我想这句话的重点还是体现在中国书法和绘画其内涵之相通处。提起中国绘画,我们第一时间想起的往往是水墨画,也可以说是文人画,殊不知中国写实派的工笔重彩比起西方油彩也是毫不逊色。只是文人画的绘画意识实在形成的太早了,比起西方油画系统早了上千年就确定了自己的态度。比起一幅画的内容,当时的文人更看重的是绘画时的心情。所谓逸笔草草,恰到好处,这是文人画的味道,也是它的一个无穷无尽的享受。绘画如此,书法亦如是,衍生开来,这也是中国文人自有的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名仕之风;还是唐朝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亦或是明朝唐寅的“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中国历史上,总有这么一批文人,能够选择用一种洒脱、自由之心境面对自己的人生。

12-16 10:49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