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少数民族汉化越来越严重,直到现在为止,我们那还能说彝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就如同当代年轻人在故乡与大城市之间的抉择的焦虑,我们那的年轻小伙与姑娘们同样在民族习性之间拉扯纠结。不打名族分离主义,可是大山之外的人虽然看上去与我们无异,我们也都受过同样的文化教育,可是内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却都截然不同。不同于生处与异国,还有根可寻,在国内如果脱离你生活的故里,可能面临的是与自己民族习性的完全诀离,外面的人不懂、不听、不理解你,一种巨大的生命缺失感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但是奇妙的是,就算你忘记那里的语言,但当你再次踏上那片土地,一种心灵上的充实感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轻松愉快。我想可能作者本人也感受到了这种充实的感觉,大山和这里的人民赋予这里的充实感!我觉得对彝族人民最贴切的比喻就是,他们像腊月寒冬里的火盆里黑黢黢附着燃尽白色灰烬的炭火,没有熊熊燃烧的火焰,只是在有空气流动时使炭块变红,却能给予这一间房子温暖,如同门外这黑黢黢的大山,笼罩着薄雾,不见阳光,却不会让人觉得寒冷、空虚,他们带来的只有对生活的虔诚敬意!
12-17 09:41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