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展安 晚清以来的中国现代思想是在回应同时代危机的态势中展开的。这种危机以 “三千年未有 ”的强度刺激着中国现代思想的发育,迫使其必须跨出自身的知识脉络而关切到同时代的政治和社会议题。这一方面固然促使其在对现实的开放中保持思想活力,但另一方面又往往导致后来者以对象的政治光谱位置来把握思想的性质。由此,产生思想或进步、或落后的判断。而且,在这种判断中,“思想 ”是作为一种既成的规范形态而被把握的。但是,如果我们能穿透政治光谱而深入到思想的内容,尤其是,如果我们能进入思想者在获得定型化 “思想 ”成果之前粗粝的运思过程,能摸索到运思过程中的困惑与挣扎,那么就会发现以政治光谱为坐标来形成标签,
07-19 16:23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