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不爱看病的爸妈,终于被我“骗”去医院体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2-11·阅读时长18分钟

53人看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诺诺
“哎呀,这上了年纪,真是不服老不行呀,你看我这腰”,视频时老爸一边说着,一边弯腰哎呦哎呦地说。
“爸,有空去医院看看吧。”此话一出,我心里一哆嗦,一场恶战即将到来。
我爸妈是典型的“没病硬想,有病硬抗”的类型,每次劝爸妈去医院,那架势恨不得把家里翻个底朝天,无论左劝右劝,他们都一边天天抱怨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一边坚持自己没事好得很,不是贴个膏药凑合一下,就是拿一些民间偏方敷一敷烤一烤。
一番操作下来,要是病拖着拖着好了,他们就沾沾自喜,和我说看吧,完全没必要去医院;要是越来越严重,也只能我出手把他们绑架到医院住院看病检查。对于我而言,去医院跑跑颠颠倒是小事,这个反反复复和不懈劝说的过程才是真正让人心累的地方。
《都挺好》剧照
最近让我不理解的是,爸妈自己不爱看病就罢了,现在也开始不让我去看病了。年底,我专门请了几天年假回家,决定带爸妈去省里医院做做检查,顺便也给自己预约了一个肠胃镜检查。北漂三年,快节奏的工作,加上常常点外卖凑合,我的肠胃病终于集中爆发了。
这半年来,我胃里常常胀痛,有时又吃不下东西,和朋友一起聚个餐,也是容易急性肠胃炎,医院跑了好几趟。年底,医生看到我在消化科隔三差五的病历,便问我要不要做一个胃肠镜检查,需要全麻,有人陪同。我想了想,说好的,那我正好回家再做吧。
但是检查还没开始就遇到了阻力。一天晚上,我和妈妈视频时,无意中和她提到我要回家去做一个胃肠镜检查,本以为她会嘱咐我一些注意事项,没想到迎接我的却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怒斥,“你这么年轻,哪里会有什么问题,你就是吃多了不消化,我都跟你说了少在外面吃,你就是不听我的,你这就算做了检查也是白做,花钱还白遭罪。”我悻悻地回,“还没检查怎么知道有没有问题,医生建议检查,要是没什么问题也放心了,你别管了。”
《小敏家》剧照
挂了电话,我感觉喘不上气来,毕业后一个人留在北京,第一份工作才干了一年就赶上裁员,这才刚找到下家工作,拿着不多的薪水,支撑着我一人租房和生活开销,虽有压力,好处是自由自在。周末和朋友约着逛逛街吐吐槽,简单的快乐让我觉得未来还有很多可能。但每次和爸爸妈妈联系,他们总是急切地催促我回老家稳定下来,最后通话总是不欢而散。
一想到要回到那个熟悉的县城,就意味着和爸妈住在一起,意味着要抓紧在35岁前考公考编,意味着要进入相亲市场快速结婚生子,意味着进入七大姑八大姨的评价里生活,过上一眼就望到头的稳定生活。北漂的生活,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心灵的避难所。
最近几年,爸妈的想法好像也接上了网线,通过平时视频电话无孔不入地侵入我的生活。从我日常通勤方式、周末去找谁玩,到我到底有病没病、需不需要检查,爸妈都少不了“关心”点评一番。要是我有一丝怨言,爸妈就会显得比我还要委屈,说我没有照顾好自己,让他们担心了。慢慢地,我也逐渐学会了,出门在外的孩子,还是报喜不报忧比较好。
《欢乐颂》剧照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妈妈年纪大了,不了解现在的情况不相信医院,加上刷了一些做胃肠镜把肠子“捅坏”的短视频,才不放心我去检查,我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过了两天,上班时又接到爸爸的电话,上来就责怪说,“妮妮,你妈妈知道你要做胃肠镜,晚上都睡不着觉,就担心你会出什么事情,我也是觉得做坏了可怎么办呀,你能不能为我们考虑考虑。”
上班接到一顿责怪,我感觉血压直冲天灵盖,我带着仅存的理智说,“爸,我为你们考虑什么呀。胃肠镜只是一个检查,现在年轻人身体出问题的越来越多,要是我有什么事,那才是后悔都来不及吧。”看我说不通,他又换了一种温情的路数来试图感化我,他说“我们就你一个孩子,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多和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又不会害你,你别一个人在外面傻让人给骗了。”车轱辘话说了一会,他开始下结论了,总之,别去做了,尽快联系医院看能不能退款吧。我一时语塞,应付几句匆匆挂了电话。
回家后,我也不再提这事,瞒着爸妈,叫了一个老家朋友陪我去省里的医院做了检查。检查还算顺利,麻醉针推进去之后我很快就昏睡过去,醒来后朋友搀扶着我说,没啥大问题,慢性胃炎、外加切了几个息肉,吃药忌口好好调养就行。我抱抱朋友,麻药劲刚过直想哭,没想到在熟悉的老家,没有爸爸妈妈的支持,一年见不到几次的朋友,却还像上学时一样亲近。
《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朋友很尽心,看我走路摇摇晃晃,一直搀扶着我送到楼上。爸妈热情招呼朋友喝茶离开后,像川剧变脸一样,突然一下子脸拉的老长。他们想到我还是不听话去做检查了,带着威圧感的关心扑面而来,想要问候几句却又放不下架子的感觉让大家都很别扭。
“你这孩子,不听我们的非要去,难受了吧?”上来就是责备,但我还能承受住,还想着晓之以理,摆出检查的必要性,“检查下挺好的,还切了息肉开了点药,没其他问题放心了。”没想到,他们听起来有点生气了,“你不懂,很多人都有息肉的,你去检查他才给你切,不检查什么事都没有的。”我也不想再忍了,“你们这就是讳疾忌医,非得我有什么事住院了才高兴是吧”,我摔门进屋躺下,不再言语。
虽然过年的气氛降到了冰点,我们三人都非必要不说话,但看在“大过年的”的份上,一堆亲戚串来串去唠着家长里短,爸妈又好面子,我们都心照不宣地表演着“家和万事兴”。爸妈嘴上说着我自作自受,生活上却在无微不至照顾我。过年的菜大鱼大肉偏油腻,但饭桌上总是会单独出现小米粥、鸡蛋羹这些单做给我的。妈妈还在她针灸保健的店里,重金买来两瓶“养胃精油”。我哭笑不得,在肚上滴点精油也能治病真是第一次听说,老年人的钱真好赚呀。妈妈的爱充满“智商税”的味道,还是留着她自己用吧,我也不想再起争吵,就想着在我回去前,尽快也带他们去医院检查一下。
《玫瑰的故事》剧照
左思右想,我给他俩在网上下单了两张体检卡,在常规项目基础上,又定制了爸爸需要的腰部和腿部CT,妈妈需要的彩超等等。体检卡寄到家时,我假装不经意交给他们,说这是单位给优秀员工发的福利卡,全国通用。他们看起来很开心,逢人就夸我在北京有本事,也让他们享福了,我顺势提出他们不会用这些,我这两天就带他们去检查。
顺利地将爸妈“骗”到了医院,检查之后又挂号拿了药。很奇怪,他们到了医院之后就一反常态,不再吵吵嚷嚷,反而寸步不离紧紧跟着我,盯着我熟练在自助机上缴费打印,问我检查单上的加号减号是什么意思,小心翼翼地咨询医生要怎么吃药治疗,那种在家恨不得说医生是骗子的势头一下子就不见了。
有几个瞬间,仿佛一下子我成了大人,他们成了需要我保护的孩子。看完病,我带他们下楼,在自助机前教他们操作流程,又带他们去不同窗口,了解医保报销的手续,他们像小学生一样,频频点头,还要自己上手试试。交代完怎么挂号看病后,我嘱咐爸妈不舒服别拖着尽快到医院检查,医保都能给报销的。他们若有所思看着我,说我长大了。
完成看病检查这个重大使命后,感觉力气消耗了一大半,我赶快逃回了北京。呼吸着自由的寒冷空气,我挤上有些燥热的地铁,跟着人群回到出租屋里,有些心神不宁。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经过这次折腾,我不经意间也看到了父母的恐惧,那种跟不上时代、又不想成为子女累赘的恐慌。他们不想生病,也不熟悉现在繁复的挂号流程,不愿意去医院检查,又害怕生病成为子女的负担。他们总想着扛一扛,寄希望于保健品能够日常保养身体。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容易被一些谣言和广告带偏,失去判断力。
面对表现得“死倔”的父母,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爱如果不能破解,有时候“更倔”地坚定自己,反过来向父母灌输一些新观点,“绑架”他们去做一些因为不熟悉而感到恐慌的事情,带他们来接触和感受我们眼里的世界,父母也会像小孩子一样,对陌生的事物感到新奇,看我们的“脸色”和行动来做出反应。无论是好是坏,先迈出看见这一步,才能有可能走向理解和接纳。
今年,我打算开春后带爸妈来北京体验一下我的生活,并且用行动告诉他们,我一人在外挺好的。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排版:初初 / 审核:然宁

图片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zhuangao2@lifeweek.com.cn」,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图片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图片

大家都在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05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