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7-16·阅读时长24分钟
“3天学完就能上手打针”、“7天学会全套微整形”、“包教包会,学入几万”……由非法培训机构开设的医美速成班以“无门槛”“赚钱快”的噱头吸引大量零基础、非医学专业的学员报名,学习针剂注射、面部线雕等微整形操作,屡禁不止。
这些学员流入医美行业的黑色角落,有的连店铺都不需要,直接在美容美甲工作室,甚至酒店房间或家里操作轻医美项目。在他们的包装话术下,轻医美项目似乎和皮肤护理、洗脸补水同样简单无创伤,但顾客面临的风险却是中毒、感染,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屡禁不止的“医美速成班”
郑婷在江苏连云港的一座县城开皮肤护理店,直到现在,因为去年10月底的肉毒中毒,她仍然偶尔手臂乏力。中毒最严重的时候,她意识模糊,近乎昏迷,丧失吞咽功能,“花生米那么大一滴水都咽不下去”。被救护车送往苏州大学附属二院时,医生告诉她妹妹,再迟一点送到,就要上呼吸机了。
“濒死”前三天,郑婷在小区西门一家店名为“伊美科技美肤”的小店打了瘦肩针和瘦脸针。给她打针的琳姐是相识10多年的老熟人了,打针的小房间里,一张窄床上铺着灰色床单,郑婷记得,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还在旁边跑来跑去玩耍。
《整容日记》剧照
郑婷之前已经找琳姐打过两次针了,对针剂的包装名称,一共打了几瓶,通通没留意。这天,琳姐穿着黑色皮衣,一如既往没戴口罩,从眼角开始,在郑婷脸部和肩部一共打了5针。
打针当晚,郑婷就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辗转几家县城的小诊所和医院都无计可施后,最终被送到苏州大学附属二院。入院后郑婷才知道,琳姐把应该注射在皮肤真皮层的肉毒素注射进了血管,肉毒素随着血液循环扩散,引起全身性中毒反应。
治疗十几天后,郑婷出院回家,向卫健委举报了琳姐。在调查过程中她得知,琳姐初中学历,未受过专业医学教育,没有《医师资格证书》等资质,只是两年前在“医美速成班”里简单学了点打针技术,随后就开始“非法行医”。
肉毒素中毒后,郑婷入院治疗(受访者供图)
医美速成班通常由非法培训机构开设,招收零基础、非医学专业的学员,收取学费5000元至20000元不等,在三到七天内,教授针剂注射、面部线雕等微整形操作,宣称“包教包会”。
医美速成班存在已久。早在2015年,就有媒体曝光过北京京韩医美微整形培训班打着“四天速成整形医生”的旗号,非法教学敛财。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医美速成班乱象:南京一培训师教学员用生理盐水稀释肉毒素以提高利润,学员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双眼皮手术,培训班配套售卖“三无”医美药品。
图源:央视网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严禁对“零基础”等无行医资质人员提供医疗美容技术培训,严禁承诺发放所谓的“职业证书”“职业资质”。
但医美速成班仍屡禁不止。今年6月29日,央视曝光一家名为“九维集团轻美教育”的非法医美培训机构,上课地点均设在快捷酒店会议室,一个班二三十个学员,他们在三到四天内,学习肉毒素、玻尿酸等针剂注射,及“具有面部提升功能”的线雕手术类项目。两天理论培训后进入实操环节,其实就是学员彼此充当“小白鼠”,扎针练手。
医美速成班所教授的项目,都属于轻医美范畴。所谓轻医美,指的是介于手术整形和生活美容之间的专业医疗美容项目,主要包括注射类、光电类、面部线雕等项目,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喜爱。
谁在上“医美速成班”?
林梅是一位“宝妈”,五年前在成都也上过类似的医美速成班。她当时交了一万五千元,报的是一个7天班,她记得,自己跟五六十个学员一起,在繁华商圈的一间酒店会议室里学习。前三天学注射,不论美白针、瘦脸针还是除皱针,都教同一个方法:打吊瓶。练习时使用生理盐水,学员互相注射,老师说,“只要你能找到手上的血管,就算学会了,能毕业”。至于扎的角度、深度和剂量等,老师没教,也没学员问,“大家都不懂,谁会问呢?”
后几天教线雕项目。线雕,也称为埋线提升,通过在皮肤下植入可吸收线,提拉和紧致面部。林梅接受培训的时候,培训师给每人发一根小针,针上带着线,让学员只需要记住,“平行进针”,“随便扎,不会有事”。她还劝大家积极互扎,“不扎同学的话,出去直接扎顾客,容易胆怯”。实操的过程是,大家坐在椅子上,戴上手套,用棉球沾点碘伏给针消毒,随后就把针从侧脸扎进对方皮肤里,“都扎得嗷嗷叫”。
线雕技术里,有一种叫大V线雕,需要将一根套着塑料细管的针扎进脸侧,像穿鞋带一样在皮肤里来回穿,从鬓角一路划到嘴角,从而把一条带倒刺的可吸收线埋进脸里。因为没有学员敢配合做示范,培训师只给大家看了操作视频,说大家回去多看几遍就能做了。上速成班之前,林梅自己也会找私人小店打肉毒素,觉得跟打生理盐水差不多,没什么风险。直到上了大V线雕课,她瞬间觉得,“他们真的很丧良心”。
图源:央视网
除了操作本身,培训机构还提供代办假证服务,一张假的《医师资格证书》收费3000元。林梅咨询了办假证的人,看到模板才发现,上课前培训师展示的资质,也是假证。培训师还向大家传授,学完第一步是开拓客源,先从低价开始,“别人收一两千你收两三百,就当练手”,同时提醒大家,注射项目时,先问对方打没打过同类项目,打过的说明不过敏,未打过的就有风险。
为了让更多人报名,一些培训机构还开发出各种营销手段,比如一个人报名费用是19800元,能拉一个新学员,就只收9800元。或者充值两万元左右,成为年会员,赠送一个上课名额。培训师鼓励学员,上课时多发朋友圈,口口相传,以此裂变、招揽学员。
林梅报名医美速成班,是看中医美“简单又暴利”。当时她女儿年龄小,她长期在家带孩子,想找一个轻松又能赚钱的工作,无意间刷到这家医美速成班的网页广告,宣称“学完年入五十万”。林梅有个朋友从事医美行业,她知道里面利润空间极大,因此判断,这个收益是有可能的。她回忆,当时一支没有批文的肉毒,进价 100~330元不等,可以卖 1380元一支,全脸线雕,材料成本也就200元,可以收费上万元。林梅了解到,班里其他同学大多和她一样无业,“就是想赚快钱呗”。
陈茗十年前在非法医美培训机构工作过,她所在的机构是由美容院转型为医美速成班的,老板用类似加盟的模式,鼓励学员到其他城市开培训班,利润分红,很快就扩张到全国。陈茗观察到,报名速成班的,基本是20岁至30岁的女性,夜场工作者和“宝妈”居多,自己有变美的需求,时间空闲,也想进入医美行业赚钱。
找陈茗报名的学员,文化程度大都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很多是冲动消费,报名时也不关心机构资质和正规性问题。陈茗说,他们的机构在宣传时,会跟学员着重强调“无门槛”这件事,告诉她们,无论在家还是在酒店,随时随地都能做,不需要无菌场所。产品也可以通过培训班的内部渠道购买,至于其他耗材,“有点纱布就行”。
图源:央视网
从速成班拿到“毕业证书”后,学员们通常从熟人开始练手。一位从业超过20年医美业内人士告诉本刊,很多学员会在这一步退缩放弃,也有一些胆大的学员,简单练手后,一部分会在美甲店、皮肤管理店等地方开展微整形项目,一部分则会成为“游医”,在朋友圈招揽客户,上门操作。
“毁容”的顾客
来自江西的唐棠也是医美速成班学员的受害者。她直到“毁容”后才知道,自己被注射的“胶原蛋白”,实际是药监局明令禁止用于注射美容的生长因子,操作的“专家”只在杭州上了三天医美速成班。
唐棠的“毁容”发生在2022年深秋的一天下午,当时她受邀去闺蜜新开的护肤推拿店,体验最新引进的轻医美项目。推拿店在一家理发店的二楼,十几平米,环境简陋。一进门,一位穿着白色西服套装的女孩就拿着笔在杨棠脸上轻戳,提醒她“太阳穴凹陷会影响夫妻感情,眼纹也填填更年轻”,称其为“面部风水学”,还持续向杨棠推荐一款名为“三型胶原蛋白”的产品,2-3次疗程,管用2-5年。
唐棠对医美项目一直警惕,也不相信女孩的说辞,但闺蜜介绍,女孩是“上海来的专家”,跟着在旁边软磨硬泡了一小时,再三保证,产品合法合规。出于对闺蜜的信任,唐棠扫码给“专家”付款22698元。
付完款,唐棠坐在椅子上,面部微抬。“专家”手持一台白色仪器,按键后,仪器里弹出一支4毫米的针头,扎向唐棠的太阳穴、眼袋、法令纹等部位。唐棠感到一阵刺痛,脸上有血珠渗出。她当时注意到,摆在小推车上的药品瓶子被闺蜜的身体遮得严严实实,她没看见包装,也没看见品名。不到半小时,注射完成。三个月后,唐棠进行了第二疗程的注射。
《以美之名》剧照
异样是在2023年9月出现的。唐棠的左侧苹果肌凸起一个硬块,不断扩大,最后脸上出现了6、7处增生,从法令纹到太阳穴连成一片。她又急又怕,找闺蜜要来注射的药品送去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不是胶原蛋白,而是含有生长因子和硅油的细胞保存液。报警后警方带唐棠做的鉴定显示,唐棠的脸部受伤达到轻伤二级,伤残十级,与医疗事故有直接因果关系。经卫健委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唐棠闺蜜的店铺没有任何医疗美容经营资质;药品是套牌的“三无产品”,一组成本20至60元,唐棠使用了7组,利润高达百倍;注射者也涉嫌非法行医。
唐棠的医疗事故鉴定通知书(受访者供图)
唐棠说,她当初购买项目,是因为闺蜜信誓旦旦承诺,“我们这种关系,骗谁我也不可能骗你”。唐棠和闺蜜当时已经认识6年了,她们是老乡,同样远嫁到这个县城,所以一直非常亲密,常常一起逛街吃饭,假期一起旅游,朋友圈有很多双人合照,互相认证是最好的朋友。事故发生后,闺蜜承认自己“知法犯法”,她的顾客基本都是熟人。
唐棠的经历不是个例。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20年)》显示,全国有超过八万家生活美业店铺在非法开展医美项目,而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12%;平均每年黑医美致残致死人数约达10万人,且多数消费者投诉无门,维权艰难。
被忽视的风险
根据腾讯《2024年度轻医美消费趋势白皮书》,68% 的消费者把轻医美视为“低风险美容/保养方式”。刘伟是北京雍文律师事务所的医疗大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代理过数百个医美维权案例。他观察到,消费者之所以选择非法医美机构,主要是将轻医美跟生活美容混淆了。
所谓生活美容,指的是不需要手术(既不开刀也不流血),靠每天或经常反复施行来达到美容目的手段,比如皮肤清洁与护理、面部按摩、补水保湿、面部排毒、身体护理等。而轻医美,则具有创伤性和侵入性,大家熟知的水光针、肉毒素注射、光子嫩肤、超声刀、热玛吉、激光祛斑、线雕等等,都属于轻医美。
《以美之名》剧照
这些年,轻医美正在变得日常化。一顿饭就能做一个项目、无需预约挂号,随做随走、恢复快……这些特点,使得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但空军总医院激光整容中心副主任医师王中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在外行看起来,微整形无非是在脸上打针而已,但其实需要操作者熟悉人体神经学、解剖学等多门医疗学科,否则一旦发生意外,就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正规的医美培训班只能由三甲医院开设,并在国家卫健委备案,仅招收整形外科执业医师作为学员。有的医院还会对医生的执业年限和职级提出要求,要求是有六年以上临床经验的主治医生,进修时长一年。
郭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整形科的副主任医师,他告诉本刊,微整形操作不当,会导致过敏、全身乏力,局部皮肤感染或坏死,实质性器官损害等,如果注射到血管,导致脑部、肺部部位栓塞,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郭鑫每天都会接诊到注射失败,找他修复的病例,“很多患者可能觉得,这就是打个针,像玩橡皮泥那么简单。”但培养一个正规整形外科医生至少需要15年,让一个医美速成班学员培训七天就上手操作,在郭鑫眼里,这就像是让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直接去做博士毕业才能做的事,“差太远了”,出事故几乎是必然。“打一个没问题,打十个肯定得出一个问题,打一百个可能出二三十个问题,打一千个可能就有一半出问题。”
郭鑫还提到,正规的医美药品,只能销售给合法医美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疗科目含“医疗美容”相关科目)。这就意味着,非法私人工作室根本没有购买真药的资质,使用的99%是假药。环境方面的无菌要求更是无从谈起。郭鑫说,假医生、假药、错误的操作、不合规的场所……非法私人医美“从头到尾都是错的”。
但消费者往往缺乏风险意识。郭鑫接诊的患者里,很多人觉得,轻医美没有门槛,找正规整形医院的医生反而有点浪费,所以他们经常选择找个店就去打针。肉毒中毒的郑婷之前就是这么想的,她看到琳姐在朋友圈里宣传,想着她会打,又是认识的人,“那就找她打呗,扎个针进去而已,能有什么事?”
《整容日记》剧照
医美机构也会通过营销话术将轻医美项目包装得好似给皮肤补水一样轻易。“无创无痛”、“不动刀无疤痕”、“零风险”、“无恢复期”等是机构常见话术,从而降低消费者的警惕。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医美领域10件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指出“有的一味鼓吹产品或服务疗效,对医美效果进行夸大、虚假宣传,对风险、后遗症避而不谈。”
唐棠后来就注意到,闺蜜发的宣传海报上,并没有说“注射”,而是用了“胶原培植”这个模糊的词语来替代。推销过程中,闺蜜一直强调,是“没有伤害的新型浅导技术”,只口未提破皮、创口相关问题。后来维权时,唐棠拿到了一份非法医美行业里的话术教学文件,里面详细指导代理商如何宣传项目用语:“不手术、不开刀、无尴尬期,不栓塞,不雾化,安全零风险”。同时交代“如果顾客问产品是怎么操作的,能不多做解释就不解释。”
唐棠至今仍在承受“打针”带来的伤害和影响。生长因子导致的增生很难修复,“像是一捧沙子混进一滩豆腐里,要把沙子挑出来一样难”。唐棠咨询了十多个医生,普遍答案是修复需要花费好几十万元,多次疗程。
另外,因为刑事诉讼尚未开庭,唐棠要保持面部“证据”,所以修复时间一拖再拖。她说自己“打针”之前,每次出门都打扮得精致漂亮,事故发生后的这两年里,她几乎不出门,常常枯坐在床上大半天,以泪洗面。
她已经一年多没去过理发店,害怕在那些避无可避的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脸。为了不让年迈的父母担心,去年过年她不敢回老家。之前她每天早上都会变着花样,亲手给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做早饭,现在她毫无心思。一天早上孩子上学前,很小声地和她说了一句:“已经好久没吃到妈妈做的包子了。”
(应受访者要求,除刘伟、郭鑫外,均为化名)
排版:球球 / 审核:小风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30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