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24分钟
作为苏超中拥有职业球员人数最少,平均年龄又最大的球队,常州队自开赛以来未胜一场,未进一球,一直在积分榜的13个城市中“垫底”,被网友赐名“十三妹”。但与赛场上的连连失利不同,场外的常州却依靠主动大气玩梗,成为文旅方面的最大赢家。仅端午三天假期,常州就迎来了15万扬州游客,酒店入住率同比飙升45%,连经济型酒店均价都从280元涨到了450元。而携程统计数据显示,整个6月,常州旅游人次和消费金额增长率均为全省第一,人次增长率14.18%。
接住那个“梗”
常州市区的旅游景点不多,中华恐龙园是最受欢迎的龙头景区,是长三角地区亲子游、暑期游的热门目的地。史瑛是恐龙园对外宣传的工作人员,她30多岁,戴着一副眼镜,圆圆的脸上笑容有些疲惫。37摄氏度的天,汗已经打湿了她的头发,但她仍然穿着有些厚实的工作装。恐龙园最近成为各大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她每天都要接待几拨记者,已经很久没有过一个完整的周末了。
史瑛记得,苏超进行到第二场比赛时,“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口号突然火了。当时常州市领导关注到赛事的热度,立刻召集文广旅局和各大景区运营方开会讨论,如何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将网络流量转化为来常州旅游的客流量。“当时市领导问,能不能配合苏超节奏制定一些吸引游客的政策?下一场是和扬州对打,不如让所有A级景区直接对扬州游客免票。我们恐龙园作为龙头景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那时还不到暑期亲子游高峰,不是恐龙园客流最大的时候,我们觉得应该有余力承载这波流量。”
常州中华恐龙园曾派到苏超比赛现场的“恐龙啦啦队”正在园区进行日常表演,很受孩子们欢迎
5月30日,常州宣布40家A级景区对扬州市民免费,消息立刻登上多个平台热搜。常州恐龙园平时的成人门票价格为260元,如果免票,很难从游客入园消费中得到相当的收益,但恐龙园对外宣传的工作人员史瑛说,恐龙园看重的并不是收入,而是以恐龙园为核心的常州旅游能不能借机“打出名头”。
免票只是第一步。为呼应“常州十三妹”的调侃,恐龙园向网友征集想法,设计了一款“恐龙妹”玩偶——一只绿茸茸的小恐龙,穿一条粉色短裙,有一种笨拙的可爱。这款玩偶刚上市三天就成了网络爆款,销售额飙升至上百万元。
恐龙园最精彩的手笔是在6月21日对阵南京的比赛。当天他们派出一支“恐龙啦啦队”前往现场,包含霸王龙、剑龙、迅猛龙等20余只巨大的仿真恐龙方阵,在赛场上极具压迫感,被网友称为“地球最硬核的啦啦队”。
恐龙园之外,常州的其他单位也在“勤奋”调侃自己城市的失败。“文旅常州”接连发布了一系列“守护笔画保卫战”的动画,一只小恐龙寻找自己丢失的笔画,在暴风雨中哭泣,配上悲情的音乐、搞笑的台词,一下冲上抖音热搜,单条视频就收获了12万条评论、70万点赞,下方有网友评论,“太抽象了”“查询小编的精神状态”。
“守护笔画保卫战”动画
官方流媒体“常州发布”在每一场比赛前,都会和对手城市发布搞笑喊歌视频,在对战无锡前用一首杨坤的《无所谓》表达不惧无锡队的心情,而无锡发布则回应“常常你让我加班了”;常州队队员接受采访的视频也火遍全网,“哪个队现在碰到我们都害怕”,许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现在慌的不是常州,而是常州的对手”。
这种“躺平任嘲”的精神,一下让常州成为苏超讨论的中心。常州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苏超比赛走红后,常州就立刻成立了一个“苏超专班”,将市领导、宣传部、文广旅局、商务部、媒体全都集合在一起,每周开会讨论新的点子和动作。常州文广旅局的工作人员说,苏超期间“文旅常州”发布的内容,很多都参考了网红达人的点子,“我们把很多本地的网红达人拉到群里做参谋,他们看到一些好笑的评论就会发到群里来,分管的市领导也会一起讨论怎么去回应,整个团队非常扁平,反应、决策也很迅速”。
常州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吕敏说,平时“常州发布”上使用的语言比较克制,不会轻易尝试活泼跳脱的风格,但这次为了苏超,所有的标准都放宽了,“我们在群里提的点子,报社领导和市领导基本都会同意,他们还会主动参与协调,‘唉,今天无锡那边来联系我们,一起在赛前对个歌’‘徐州电视台想跟我们做一个比赛邀约,怎么用玩梗的形式去回应?’我们也是每天都在熬夜,绞尽脑汁,一会儿下战书,一会儿下情书,你来我往”。这些举措也激发了网友们的创作热情。到后来,即使什么都没做,网友也会找出一些细节附会——6月21日常州对阵南京的比赛上,赛前调试比分屏,显示常州与南京的比分为8∶0,被网友调侃“苏超幻想时刻”“先给自己过个瘾”。
7月20日,苏超第七轮常州vs徐州的比赛中,看台上的常州队球迷正在呐喊助威
吕敏所在的“看见工作室”专门负责报道苏超赛事,她和同事们长期跟拍常州队球员,对他们非常熟悉,也因此更清楚他们的难处。按照苏超的规则,每支队伍只能拥有三名职业球员,但实际上苏超并不完全是一个业余比赛,它比拼的是江苏各个城市的足球青训体系。像南通、南京这样青训体系完备的城市,可以轻松招募到大量年轻力壮、接近职业水平的“业余队员”,因此在比赛中表现优秀。
相比之下,常州在初期招募队员时就已经落了下风:队伍中仅有一名职业球员黄紫昌,更多的是业余球迷出身的“打工人”,是苏超职业化程度最低的一支队伍;主力队员的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比盐城队大了8岁,是苏超中年龄最长的。其中还有好几位30多岁的球员,“已经成家当‘奶爸’了,有建筑公司资料员、银行客户经理,白天上班,晚上训练,一把年纪了代表常州队和年轻男孩子在球场上拼,真的非常辛苦”。工作室另一位记者吕亦菲说:“我有时候看到网上还有人嘲笑他们,都觉得特别不公平。”
7月20日,在苏超第七轮比赛中,常州队主场0∶2不敌徐州队
但私下的情绪,并不影响工作时的“自嘲”。吕亦菲说:“脸面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手上已经是这么一副牌,更多的是想怎么去把牌打得好看一些。大家都会有一个同情弱者的心理,觉得常州太惨了,那我们不如抓住这一点自嘲一下。反正都在底下了,还能往哪躺?”
从数据结果来看,这种“豁出去玩梗”的架势的确有用。在新浪微博上,“守卫笔画”“太湖三傻”“常州足协回应常州输成丨州”等话题阅读量48小时内破亿。在抖音上,“苏超常州”相关抖音热点65个,5个热点进入抖音热榜TOP1,相关视频播放量超21亿。“常州发布”头一次获得10万+时,记者们还很兴奋,“后来条条都是10万+,20条之后就已经麻了”。
夹缝中的城市
牛嘉莉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39岁,一名自由职业者。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和足球产生什么联系,直到看见苏超比赛上,南通队2∶1打败南京队后,南通球迷在观众席上齐声大喊:“叫南哥!叫南哥!”这一反常态、气势恢宏的叫板,让她突然感到,这或许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应该被记录下来。她连夜设计了一款“叫南哥”的帆布包,上架淘宝店后一周便卖了3000多个。
“叫南哥”帆布包的设计师牛嘉莉,她的工作室里都是与常州及苏超相关的文创产品
牛嘉莉很认同“散装江苏”这个说法,她感觉周边各个城市的确都“互相看不惯”,“无锡是从我们常州分出去的呀,原来是我们的‘小弟’,现在GDP和城建比我们还好,心里肯定不舒服呀(注:1912年,民国政府废除府制,无锡脱离常州府直接由江苏省管辖)。南通更气人了,现在是上海后花园、基建小王子,GDP都已经超过我们好几年了。他们看不上我们,说是应该叫苏锡通而不是苏锡常。苏州嘛,老大哥,经济和文化底蕴都很强势,但是他们没有机场”。作为一个普通市民,她对江苏各大城市的GDP、基建水平、优势产业都非常敏感,会和其他城市相互比较,对于常州,她也有一份自己的骄傲,“我们常州地又小,人又少,才500多万,但我们是全国人口最少的GDP上万亿元的城市。我们的新能源产业很厉害,有理想汽车,有小牛电动”。
但另一方面她也能感受到,常州在江苏各大城市中存在感比较薄弱,缺乏文化上的特点——南京是六朝古都,苏州有评弹小调,可代表常州的是什么?在大部分中国人的记忆里,常州只是一个以“苏锡常”身份出现、面目模糊不清的城市。“这里以前是没有什么旅游景点的,我们说话也没有苏州、无锡那么软糯好听,总是反问句,像在吵架一样,缺乏美感。我们的食物是大杂烩,没有自己的菜系,淮扬菜、无锡菜、宁波菜、川菜都吃一点。”
这不仅是她一个人的感受。一位常州文广旅局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这也是长期以来常州文旅工作的一个难点。“常州过去是一个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大家不会把常州当作目的地,一般是作为一个中转站,停留两个小时就走了。”
7月20日,球迷在常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外等待入场
这种文化历史上的焦虑,让政府、商家再到普通人,当看到城市有声名鹊起的机会时,都愿意为新到来的流量铺路。去年常州文旅“兵出险招”,承接了许多城市不敢办的时代少年团演唱会。时代少年团的受众庞大,最终演唱会当天场内有6.4万人,场外还来了8万人,但整个城市因此受益不多。追随时代少年团来到常州的歌迷,相当一部分是未成年人。牛嘉莉回忆,当时有许多买不到票的孩子为了看演唱会,躲到场馆附近的废旧居民楼里过夜,“我们当地的警察、保安打着手电筒,大半夜在犄角旮旯里一个个地找。很多小孩还在小红书上联系市民,让帮忙订酒店,或者在家里收容他们过夜”。
苏超对于常州,是一次意外的机会。虽然在赛场上节节败退,但通过主动大气地玩梗,常州成为赛场外的大赢家。网上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苏超热度“只有两成属于比赛积分第一名南通,其余八成都归常州了”。
烧烤店
6月21日,常州对阵南京的比赛中,一家烧烤店赞助的明黄色广告牌出现在赛场的醒目位置,上面写着“东哈·东北街边烧烤”,和周围“理想汽车”“江苏银行”等大品牌的广告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好奇和讨论。令人意外的是,这家烧烤店并不是什么连锁大品牌,而是一家个体经营店铺。随着赛事热度节节上升,这家店的招牌始终雄踞赛场,网友们称它为“最接地气赞助商”,也成了游客去常州的新网红打卡点。
当7月下旬我来到“东哈烧烤”时,发现它隐匿在常州湖塘纺织城的一个不起眼的夜市上,这是一片很有烟火气的城中村,夜晚一家家大排档、烧烤店亮起霓虹招牌、飘出热辣香辛的味道,食客坐在街边露天的矮桌上,一边吹风一边喝啤酒。“东哈烧烤”是其中人气最旺的一家,有七八张大型烧烤炉,桌子摆满了半条街,还有数不清的人在排队。
张敬宇的烧烤店外,食客坐在街边的矮桌上,一边喝酒一边吃烧烤
老板张敬宇是哈尔滨人,一头齐肩卷发,胖乎乎的脸上眼睛亮亮的,招待客人的时候声音甜美,笑起来有两个梨涡。她说,自己和丈夫原本在常州创业,有一所家庭教育机构,后来疫情防控期间收入困难,两人便在2023年摆摊卖起了烧烤。“当时我们在街边摆摊的时候,城管不仅没有赶我们走、罚我们款,还来告诉我们在哪里可以摆摊,什么时间可以摆摊。结果没想到生意越来越好,我们就盘了店铺,现在越做越大,有100多张桌子,103个员工。”
张敬宇说,自己在苏超认知度还没那么高的时候就决定赞助比赛,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侄女在常州青年体校练体操,所以全家一直很关心常州的体育赛事;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这个城市得到了很多帮助,所以也希望为常州体育事业做点贡献”。她记得,自己看到常州市体育局在微信公众号招募比赛赞助商的消息后,立刻就打电话过去了。接听赞助热线的招商工作人员曾接受媒体采访说,该烧烤店当时是首批打电话来赞助的商家之一,花10万块钱买到了2块广告牌,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可以优先挑选位置。
当真正看到自己的烧烤店和上市企业肩并肩出现在赛场上时,张敬宇很激动,但也觉得有些突兀,“我们还打电话给主办方,问会不会造成困扰,但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认为小商户和大品牌都是一样的”。张敬宇没想到苏超会火起来,而自己花10万块钱赞助的广告牌,竟然被推到了全国球迷的眼前,她抖音最火的视频有26万点赞,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网友来到她的烧烤店打卡。人们惊讶于常州的营商氛围和契约精神,也惊讶于这是一家如此朴实的街边烧烤店,“甚至没有电视可以看球赛”。一些网友主动在张敬宇的评论区呼唤知名电视品牌给她安装电视,没过几天,四五台不同品牌的巨大液晶屏都挂到了烧烤店墙上。
赞助苏超的烧烤店老板张敬宇
张敬宇的烧烤店原本生意就不错,现在更红火了,涌入的外地游客让她每天能翻台约200桌。她新添了20张露天桌子,又多招了十几名服务员,但是食客仍然要排队一两个小时才能吃上。店铺距离常州奥体中心有40分钟车程,为了不让外地客人扫兴,只要看完苏超比赛后想来吃烧烤,张敬宇都会承担打车费用,表达欢迎的心意。
烧烤店所在的小街区还没能消化突如其来的人流。张敬宇说,为了保证治安,镇政府派了不少城管在周边巡逻,还主动帮店铺清理了周围的障碍设施,拓宽了摆桌的位置,“常州没有嫌我们这样把桌子摆在外面影响市容,反而一直小心保护着我们街头的氛围感,让大家能回味那种松弛的、接地气的、童年街边烧烤的感觉。这也是我想要还原给顾客的”。
这也是一家烧烤店和一个城市的相互成就。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苏超期间,常州会有这么多企业和商家愿意联合出台优惠政策,包括所有A级景区对扬州游客免票、凭赛事票根在全市大部分酒店餐厅打折、赛场供应9.9元的萝卜干炒饭套餐⋯⋯这些折扣并非政府强制,商家可以自愿参与,有的还是他们主动提出的,比如到场外市集免费送鱼头汤、送土特产。“大家都特别热情踊跃。”一位常州市文广旅局工作人员告诉本刊,“除了商家之外,我们还有大量市民主动做志愿者,在高铁站、机场、景区为外地游客做接待和导览工作,就希望所有人都开开心心地来,开开心心地走。我们常州人很实在的,没有什么思想包袱。虽然比赛输了,但是格局不能输,服务不能垮。”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5年33期)
排版、审核:同同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39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